善教邈无迹,其流在民心。
君看鲁太师,庙食犹至今。
岂如文俗士,朱墨坐浮沉。
趋营止目前,不顾患害深。
去汉馀千载,此弊竟相寻。
我行道祠下,感激为悲吟。
不见田雉驯,啼鸦空满林。
善教邈无迹,其流在民心。
君看鲁太师,庙食犹至今。
岂如文俗士,朱墨坐浮沉。
趋营止目前,不顾患害深。
去汉馀千载,此弊竟相寻。
我行道祠下,感激为悲吟。
不见田雉驯,啼鸦空满林。
这首诗赞扬了鲁太师的教育智慧,其影响力深入人心,即使庙祀长存,可见其德行之深远。诗人将鲁太师与世俗文人对比,指出后者沉迷于文字功名,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及长远的祸患。诗人感叹历史更迭,这种短视之弊千年未改,自己在鲁恭太师庙前,不禁感慨万分,表达了对淳朴美德流失的悲伤。最后,诗人以不见昔日田野间的和谐景象——田雉驯良,啼鸦满林,暗示了社会道德的退化。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借古讽今,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老人住海上,高隐不出门。
一朝念游子,乃驾北来辕。
南风吹尘净,忽忽止行轩。
游子迎再拜,喜极不可言。
是时子方贵,执经奉储垣。
朝回寡人事,退食多公餐。
老人乐兹养,心志静不烦。
秋气澹欲来,中宵梦丘樊。
呼儿整归棹,回波浩澶澶。
逸驾既莫扳,为寿奉酒尊。
颇闻老人语,去住非所论。
愿儿崇正学,不愧宣公孙。
到家应几时,及此芳桂繁。
望望渔樵侣,悠悠水云村。
岂独相劳苦,而不知本原。
古来慈孝心,坐使薄俗敦。
我歌送执事,典型谅斯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