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西北有高楼》
《拟西北有高楼》全文
清 / 朱鼎鋐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高楼矗层云,清夜焚兰熏。

素帏先受月,悄然照罗裙。

借问月中人,顾我何殷勤。

相怜必同病,各自爱清芬。

月即不自语,我意转自殷。

中心如皎月,清光常为君。

天边见月光,千里忆离群。

(0)
鉴赏

此诗《拟西北有高楼》由清代诗人朱鼎鋐所作,描绘了一幅高雅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高楼矗层云”,以“矗”字生动地描绘了高楼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营造出一种高远、超脱的氛围。接着,“清夜焚兰熏”一句,将夜晚的静谧与兰花的香气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意境,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素帏先受月,悄然照罗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月光透过轻柔的帷幔,静静地洒在罗裙之上,既表现了月色的柔和与细腻,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纯净与美好。这里运用了“先受月”的细节描写,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时间的流动感。

“借问月中人,顾我何殷勤”两句,通过主人公对月中的想象,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月中的“人”既是虚幻的,又是真实的象征,它既是友人的化身,也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寄托。通过“殷勤”二字,展现了主人公对友人的关怀与思念之深。

接下来的“相怜必同病,各自爱清芬”两句,揭示了友情的真谛——理解与共鸣。无论是身处何方,只要心灵相通,就能感受到对方的痛苦与快乐,共同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这里的“清芬”不仅指自然界的花香,更象征着纯洁、高尚的人格魅力。

“月即不自语,我意转自殷”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即使月亮不说话,但主人公的心意却更加浓烈,这不仅是对月的赞美,更是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呼唤。通过对比,突出了主人公情感的强烈与执着。

最后,“中心如皎月,清光常为君”两句,以月亮为喻,表达了主人公内心如同明月般纯净、明亮,时刻为远方的友人照亮前行的道路。这种比喻不仅形象生动,也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

“天边见月光,千里忆离群”作为结句,将思绪拉回现实,虽然相隔千里,但心中始终挂念着远方的朋友。月光成为了连接彼此情感的纽带,无论距离多远,这份情谊都将如同月光一般,永远照亮彼此的心田。

整首诗通过对高楼、月光、清风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对友情、思念等情感的细腻刻画,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真挚情感的珍视与颂扬。

作者介绍

朱鼎鋐
朝代:清   字:楚祯   籍贯:浙江海盐

贡生。著有《丰岩诗钞》。○丰岩性孝友,尝成《孝经补注》,私淑陆清献公,尝成《理学渊源录》,不欲以诗名也。而诗亦近唐贤风格,朱竹垞先生于后辈中每推奖之
猜你喜欢

秋宫曲

桂宫飘粟御筵香,银漏初添恩正长。

唱罢凉州天似水,百花仙队按霓裳。

(0)

杂梦三绝句·其二

梦饮蓟门酒,忽复还乡国。

犹胜觉后身,匏系太行北。

(0)

二慕·其二

少小慕侠客,侠客良亦难。

宁将百岁掷,不使片言寒。

(0)

咏物体六十六首·其六十二鹿

奉车犹忆上林秋,中岁辞荣在一丘。

万事从他誇指马,一身甘自任呼牛。

失来秦苑谁堪逐,归去吴台好并游。

世路未驯从此决,长林丰草且销愁。

(0)

咏物体六十六首·其四十九鹰

独立高秋迥不同,金眸青骹气殊雄。

衡飞大陆千林偃,侧瞬中天万羽空。

乍可羁栖閒白日,宁因饱去忆秋风。

君看万里封侯相,此日真成出塞功。

(0)

宗伯董丈枉饮岘山泛碧浪湖时范太史伯祯陈都谏体乾在坐太史将赴召北上宗伯遂成一章予嗣得其二一用公原韵一用近赠公韵·其一

诸贤名价重南州,岘首吴兴亦胜游。

痛饮争呼明月至,狂歌欲断彩云流。

那知碧浪重湖夜,别作金台万里秋。

我是安期饶落穆,过江今日始言愁。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