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来时二月天,家家祷社枫林前。
香雾绕坛散灵雨,盂酒豚蹄候神语。
父老殷勤拜社公,但愿今年年岁丰。
岁丰不但衣食饱,官府租税亦了了。
官之馀,但力田,秋报春祈得社钱。
燕子来时二月天,家家祷社枫林前。
香雾绕坛散灵雨,盂酒豚蹄候神语。
父老殷勤拜社公,但愿今年年岁丰。
岁丰不但衣食饱,官府租税亦了了。
官之馀,但力田,秋报春祈得社钱。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民间在社日祭祀土地神的场景。社日,是中国古代民间祭祀土地神的日子,通常在春分和秋分前后举行,以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诗中开篇“燕子来时二月天”,以燕子的归来象征春天的到来,点明了社日的时间背景。接着描述家家户户在枫林前进行祭祀活动,通过“香雾绕坛散灵雨”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祭祀仪式的庄重与神秘氛围。祭祀时,人们供奉着盂酒和豚蹄,等待神灵的回应,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神灵的敬畏之心。
“父老殷勤拜社公,但愿今年年岁丰”一句,直接表达了民众希望通过祭祀活动,祈求来年的丰收,不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的衣食需求,更是希望官府的赋税也能得到妥善处理,生活安定。最后,“官之馀,但力田,秋报春祈得社钱”则暗示了在农耕社会中,人们对于土地的依赖以及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朝时期社日祭祀活动的场景,既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业生产和稳定生活的向往。
前游未及旬,出郭复蜡屐。
山容幻晓晴,野色炫余泽。
清渠静不风,秋意漾水碧。
主人不解耕,以花作阡陌。
波清代出绿,菱芡恣饷客。
烟水二顷余,鸥渚拓圆席。
孤亭始何年,俯仰忆畴昔。
凉风对面来,薄爽生两腋。
坐久忘形骸,不觉日将夕。
重帘渺天涯,沈疴失嘉会。
空斋邈无俦,萧然形影对。
言念素心人,甚至形梦寐。
枉公高轩来,跃起为拥彗。
慰我久病躯,反覆极宽譬。
如读工部诗,疟鬼悉惊避。
豪谈鼓颓唐,隽语饶诗味。
对此松柏姿,益增蒲柳愧。
交亲及两代,高谊迈流辈。
几日离药炉,闲游逐鸥队。
首夏余薄寒,当花谋一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