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雪时在苑西楼,与四家兄、傅逊之、高正甫诸公同赋·其一》
《九月雪时在苑西楼,与四家兄、傅逊之、高正甫诸公同赋·其一》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秋风吹落叶,萧飒玉阶飞。

忽逐先冬雪,飘花入禁闱。

气蚤偏惊雁,寒多未授衣。

寄言采菊者,并折瑶华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风起叶落,雪随风至的景象,充满了季节变换的凄清与冷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对人的感知和情感的影响。

首句“秋风吹落叶,萧飒玉阶飞”,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氛围。秋风起,树叶随风飘落,落在玉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萧飒”二字,生动地描绘了秋风的凛冽和落叶的零落,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意境。

接着,“忽逐先冬雪,飘花入禁闱。”描述的是雪花随着秋风而来,仿佛是先于冬天的预兆。这里的“飘花”并非真正的花朵,而是雪花,诗人巧妙地将雪花比作飘落的花瓣,增加了画面的美感和诗意。雪花飘入禁宫,既表现了雪花的无拘无束,也暗示了皇宫的庄严与神秘。

“气蚤偏惊雁,寒多未授衣。”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季节的变化对自然界生物的影响。早来的寒气让大雁提前南迁,而人们还未准备好御寒的衣物。这里通过雁的迁徙和人未备衣的情景,反映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自然界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最后,“寄言采菊者,并折瑶华归。”诗人以“采菊者”为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在秋天,菊花盛开,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和高洁的品质。诗人希望像采菊者一样,不仅欣赏到自然的美好,还能将其带回家中,寓意着将美好的精神品质带入日常生活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感受和思考,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积雨简百七丈郎中二首·其一

乡里从游不乏贤,薛侯令我自拳拳。

笔端有力能扛鼎,饮量无涯可吸川。

宁屈乘轺纡郡绂,岂容谢事引官年。

皇天有眼难从欲,暂许祠庭作散仙。

(0)

自适三首·其三

云水为家百累无,意行从昔略方隅。

饮忘醒醉狂常尔,梦到无何午未苏。

遗俗可辞翻袜错,付渠阴作负舟趋。

譊譊礼法工相聒,闭户仍防大小儒。

(0)

寄方帅·其一

吴楚山河尽付公,君王长策在平戎。

人才王谢风流似,地望东西节制雄。

赤手尚能探虎穴,白头空是钓鱼翁。

将军知我非徐庶,不向江边起卧龙。

(0)

题赵知府墓

翁仲无声石马闲,墓门萧瑟锁青烟。

故人仰卧青松下,落日孤村闻杜鹃。

(0)

送茶

头纲八饼密云龙,曾侍虚皇拆御封。

今日湘中见新夸,唤回清梦九烟重。

(0)

送纸衾韩中父·其二

了知梦境皆虚妄,妄念常从梦处开。

败子道心因此梦,梦成还我纸衾来。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