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知出剖非出冶,胡乃形模未央瓦。
土花剥蚀黔而赭,汉晋无闻独何也。
英华佳丽提拾者,佐我文房之儒雅。
右军悬腕此无假,金粟平铺笔羞把。
亦知出剖非出冶,胡乃形模未央瓦。
土花剥蚀黔而赭,汉晋无闻独何也。
英华佳丽提拾者,佐我文房之儒雅。
右军悬腕此无假,金粟平铺笔羞把。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汉玉秘阁》。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古代文物的欣赏与思考。
首句“亦知出剖非出冶”,以“出剖”和“出冶”对比,表达了对古代玉石加工工艺的赞叹,暗示了玉石从自然中取出,经过精心雕琢而非直接冶炼而成,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接着,“胡乃形模未央瓦”一句,通过疑问语气,引出对古代建筑中使用玉石的疑惑,似乎在探讨为何在未央宫这样的皇家建筑中,会使用如此珍贵的玉石材料。
“土花剥蚀黔而赭”描述了玉石在长时间的风化作用下,表面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颜色变化,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力量。
“汉晋无闻独何也”则表达了对古代历史的追溯,提出疑问,为何在汉晋时期,关于使用玉石的记载较少,引人深思。
“英华佳丽提拾者,佐我文房之儒雅”赞美了那些收集并珍藏这些珍贵文物的人,他们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也为后世的文化传承做出了贡献。
最后,“右军悬腕此无假,金粟平铺笔羞把”引用了王羲之的故事,比喻书写时的专注与投入,同时也暗含对古代书法艺术的高度评价,强调了书法之美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完美结合。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文物的赞美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的深刻洞察。
日长晴昼。厌厌地、懒向窗前絣绣。
因倚屏风无意绪,□把眉儿双皱。
似醉还醒,才眠又起,频捻梨花嗅。
看他儿女,闲寻百草来斗。
相思能几何时,料归期不到,清和时候。
生怕鸳鸯香被冷,旋爇沈檀薰透。
欲把单衣,鼎新裁剪,又怕供春瘦。
试看今夜,孤灯还有花否。
升龙德,当位富春秋。受天球。膺骏命,玉帛走诸侯。
宝阁珠楼临上苑,百卉弄春柔。隐约瀛洲。
旦旦想宸游。那知羽驾忽难留。八马入丹邱。
哀仗出神州。笳声凝咽,旌旗去悠悠。碧山头。
真人地,龟洛奥,凤台幽。绕伊流。嵩峰冈势结蛟虬。
皇堂一闭威颜杳,寒雾带天愁。
守陵嫔御,想像奉龙辀。牙盘赭案肃神休。
何日觌云裘。红泪滴衣褠。那堪风点缀、柏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