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川清彻底。地灵人杰,俗敦廉耻。
阖郡民家,十有九家诗礼。
幸得循良二守,共抚字、政平讼理。
多少贫穷感戴章,逢称美倏。
忽乐及瓜期,看课最天官,上闻丹扆。
不次超迁,位联六卿班里。
此际同寅北望,比别个倍增欢喜。端的是。
人生似公有几。
螺川清彻底。地灵人杰,俗敦廉耻。
阖郡民家,十有九家诗礼。
幸得循良二守,共抚字、政平讼理。
多少贫穷感戴章,逢称美倏。
忽乐及瓜期,看课最天官,上闻丹扆。
不次超迁,位联六卿班里。
此际同寅北望,比别个倍增欢喜。端的是。
人生似公有几。
这首明代李昌祺的《玉漏迟·送费同知考满之京》描绘了螺川地区清风明月、民风淳朴的景象,强调了地方官员的德行和治理成效。"螺川清彻底",以山水隐喻当地环境的清澈宁静,"地灵人杰,俗敦廉耻"则赞美了地域的风气和人民的道德观念。"十有九家诗礼",反映出家庭教育的重视和文化氛围的浓厚。
接着,诗中提到两位循良官员的共同治理,使得社会公正,百姓感恩戴德。"逢称美倏",表达了人们对他们的赞美之情。当费同知任期满,准备进京赴考,词中充满了对他的期待和祝福,"课最天官,上闻丹扆",预祝他在考核中表现出色,得到朝廷的认可。
最后,词人感叹费同知的升迁迅速,地位显赫,与同僚相比更显欣喜。他感慨道,像这样的人生能有几个,表达了对费同知成就的羡慕和对高尚人格的赞美。整首词以送别为背景,寓含了对人才的赞扬和对公正政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