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如庵·其二》
《和如庵·其二》全文
宋 / 张孝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不谈世法不谈禅,彻晓齁齁一觉眠。

个里神通元不小,回风急雨震山川。

(0)
鉴赏

这首诗《和如庵(其二)》由宋代诗人张孝祥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位超脱世俗、远离禅理的修行者形象。诗中“不谈世法不谈禅”两句,直接点明了这位修行者的超然态度,他既不涉及尘世的法则,也不探讨佛教的禅理,而是选择在清晨时分,静静地进入梦乡,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解脱。

“彻晓齁齁一觉眠”一句,生动地刻画了修行者在清晨时分沉睡的画面,以“齁齁”的声音形象地表现了其深沉的睡眠状态,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种对日常生活的简单追求,与外界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个里神通元不小,回风急雨震山川”两句,则是对修行者内在力量的赞美。这里的“个里”指的就是前文所述的修行者,而“神通”则意味着非凡的能力或智慧。这两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将修行者的力量比作能引发回风急雨、震动山川的自然现象,形象地表达了其内心力量的强大与深远影响。这不仅是对修行者个人修为的高度肯定,也暗含了对超凡脱俗精神境界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超然修行者的描绘,展现了其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精神追求,以及由此散发出的深远影响力。诗中寓言式的表达,既富有哲理,又充满诗意,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朝代:宋   字:安国   号:于湖居士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生辰:1132年-1169年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猜你喜欢

临潼七夕怀古

堂年今夕笑牵牛,记否长生殿里秋。

回首浓华叹销歇,马嵬西望月如钩。

(0)

登万寿阁

放眼关中万里秋,河声岳色满高楼。

白云去尽青天迥,真拟游仙到十洲。

(0)

渡巨流河

渡头争渡喧,行行近辽水。

辽水扬层波,巨流此其是。

白沙莽无垠,寒冰结方始。

欲渡尚徘徊,停车招舟子。

(0)

奉题赠中宪大夫四川崇庆州牧常君殉难纪略后

长白之山何灵长,磅礴郁积坤维张。

蔚为哲人应国运,久与青史争辉光。

其中常公更杰出,实亶灵秀摛文章。

受天者多积者厚,忠诚贯日垂寒芒。

西酋内叛连外寇,如兽困斗寒灰扬。

大军从天初未下,据守犹赖川兵彊。

重关自闭蜀道磴,转输宁效乌巢粮。

公当度支给军饷,枝兵昔岭勤持防。

蜂嚣蚁聚忽蹂躏,只手莫挽颓波狂。

公曰义在何所避,一呼奋臂横衣当。

风雷咤叱出众力,手刃不数魔头僵。

酋师肆毒交石矢,袒背谁辨尉迟创。

稽首北面再拜绝,臣节已尽无他肠。

一军感激少生气,官许殉国民知方。

沙虫猿鹤与同化,正气千尺排天阊。

覆军偾事古所戒,要与文职无相伤。

守土之臣死所死,昔训若鉴明且彰。

卞袁遗事昭简册,张许精爽留睢阳。

常公忠烈与之并,英风毅气无低昂。

天子褒嘉慰忠节,祀祠敕建浣花旁。

西充惠爱千载遗,立像歌哭崇祠堂。

他年桂旗下风雨,万灵奔走驰车骧。

峨眉云高接瀚海,清节两地悬秋霜。

(0)

常公挽诗

军饷频筹万马屯,捐生慷慨报君恩。

文章久已推青选,节义洵堪重紫阍。

昔岭烽烟伸壮志,浣花俎豆慰忠魂。

从知虽死犹生也,况有殊荣荫子孙。

(0)

途中大雪

积素迷天路渺漫,蹒跚败履独禁寒。

埋馀马耳尖仍在,洒到乌头白恐难。

空望奇军来李愬,有谁穷巷访袁安。

松篁挫抑何从问,缟带银杯满眼看。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