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将閒绪问春华,愁客无端怪落花。
花落何堪兼雨夜,客愁可奈是天涯。
几将閒绪问春华,愁客无端怪落花。
花落何堪兼雨夜,客愁可奈是天涯。
这首诗名为《问春》,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诗中以“问春”为题,借春花的凋零与风雨的摧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
首句“几将闲绪问春华”,诗人以一种闲适而又略带忧郁的心情,向春天的繁华提出疑问,似乎在询问春天为何如此短暂,为何要让美好的事物逐渐消逝。这里的“闲绪”既指诗人内心的悠闲思绪,也暗含了一丝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次句“愁客无端怪落花”,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个愁苦的客人。他对于花朵的凋谢感到莫名其妙的惊讶和不解,这种惊讶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惊讶,更是对自己命运多舛、人生无常的一种感叹。
接着,“花落何堪兼雨夜”,进一步描绘了花落的凄凉景象。在雨夜的背景下,花落显得更加悲凉,仿佛连上天都在为这世间的离别与哀愁而哭泣。这里通过“雨夜”这一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氛围,使得情感表达更为深沉。
最后,“客愁可奈是天涯”,诗人将自己置于广阔的天地间,表达了深深的孤独与无奈。天涯海角,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摆脱内心的愁绪。这句话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力感,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复杂情绪,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世道有升降,文章随低昂。
六经自天成,浑然玉中藏。
煨烬恨秦火,穿凿滥汉觞。
天德在人心,谷种无损伤。
达人善树艺,西成满穰穰。
客从西江来,勤渠登叶冈。
当今四书院,圣代昭文光。
岳麓与石鼓,白鹿兼睢阳。
溯流可穷源,上达真羲皇。
先天自亲切,何切涉微茫。
与子相见晚,握手溟海傍。
奋然击楫渡,放歌水云乡。
相期登周岸,八表同周章。
安然了此心,坐笑天上堂。
养晦可闻此,素能知我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