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凉浮,幽思聚。一笛西风,吹醒陂塘雨。
约略晚峰青可数。谁放斜阳,红了疏疏树。
问渔兄,携钓侣。小咏鸣舷,唱入菱花去。
时有闲鸥留客住。醉拥蓑衣,清梦烟中补。
嫩凉浮,幽思聚。一笛西风,吹醒陂塘雨。
约略晚峰青可数。谁放斜阳,红了疏疏树。
问渔兄,携钓侣。小咏鸣舷,唱入菱花去。
时有闲鸥留客住。醉拥蓑衣,清梦烟中补。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水边的画面,以细腻的笔触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嫩凉浮,幽思聚",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微凉而宁静的氛围,似乎凝聚着诗人的深沉思绪。"一笛西风,吹醒陂塘雨",笛声悠扬,如春风拂过,唤醒了池塘上蒙蒙的雨雾,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动态。
"约略晚峰青可数",远处的山峰在夕阳下显得清晰可见,暗示时间已近傍晚。"谁放斜阳,红了疏疏树",夕阳的余晖洒在稀疏的树梢上,染成一片金黄,景色凄美动人。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渔人,"问渔兄,携钓侣",询问他们是否愿意一同吟唱,"小咏鸣舷,唱入菱花去",歌声轻盈地飘荡在水面,融入菱花丛中,展现出渔歌的魅力和生活的闲适。
最后,"时有闲鸥留客住",鸥鸟似乎也被这美景和歌声所吸引,逗留在岸边,"醉拥蓑衣,清梦烟中补",诗人想象自己沉浸在这份宁静中,仿佛在梦境中修补失落的心境,流露出对渔家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恬淡。
整体来看,黄燮清的这首《鬓云松令》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渔歌图,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内心世界的幽思。
庙中人物气如生,正字分明欲正名。
污蔑但知当自洗,高谈元不计谁精。
萧萧阴雨渐经旬。有意暗摧春。
林鸠来往缘何事,声不住、故恼征人。
没脚泥壅岸尾,打头风断河漘。
篷推蓬、偏感异乡身。归梦夜来频。
江南江北家千里,心随舵去住无因。
兀坐悄然自数,半生多少苦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