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赵州和尚二首·其二》
《哭赵州和尚二首·其二》全文
唐 / 王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佛日西倾祖印隳,珠沈丹沼月沈辉。

影敷丈室炉烟惨,风起禅堂松韵微。

只履乍来留化迹,五天何处又逢归。

解空弟子绝悲喜,犹自潸然对雪帏。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镒的作品,名为《哭赵州和尚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已故之师——赵州和尚的深切哀悼与怀念。

"佛日西倾祖印隳,珠沈丹沼月沉辉。"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宗教画面。"佛日"指的是佛家的光明,"西倾"则表示时间的流逝和光线的西下。"祖印"可能是指佛祖留下的印记或法号,"隳"字有损坏、消失之意。接下来,"珠沈丹沼月沉辉"中,"珠"与"月"都是清净无瑕的象征,而"沈"和"辉"则分别表示光芒的隐藏与显现。这两句表达了对佛法或禅宗精神传承的敬仰,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时光荏苒、事物易逝的感慨。

"影敷丈室炉烟惨,风起禅堂松韵微。"

这里通过对环境氛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空寂的寺庙中所感受到的情怀。"影敷丈室"形容幽暗的屋宇投下长长的影子,而"炉烟惨"则表现出一派萧索与冷清。下句"风起禅堂松韵微"更增添了一种自然界的动静结合,通过细小的松声隐喻着禅宗之中的深远涟漪。

"只履乍来留化迹,五天何处又逢归。"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已故和尚遗迹的追寻与对精神家园的渴望。在这里,"只履"暗示了独自一人行走在师父曾经踏足之地,而"乍来留化迹"则是希望能留住那些逝去的时光。接着,"五天何处又逢归"中,"五天"可能指的是一段较长的时间或是一种精神上的寻觅旅程,而"何处又逢归"则透露了诗人对于心灵归宿之所的探索与期盼。

"解空弟子绝悲喜,犹自潸然对雪帏。"

最后两句诗人以"解空弟子"自称,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佛门弟子的身份。"绝悲喜"则是禅宗中常见的观点,即超脱世间的悲欢离合,而达到一种心灵的宁静与淡定。然而,尽管如此,诗人仍旧"犹自潸然对雪帏",这表明即便是追求解脱之心,也无法完全割舍对师父的深情怀念。在这里,"雪帏"可能象征着纯洁和清冷,但同时也是孤寂与哀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寺庙环境、表达对佛法精神的追寻,以及个人对于已故师父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作者介绍
王镕

王镕
朝代:唐   生辰:873~921

王镕(873~921),又名王矪,是五代十国初期赵国的君主。王镕是成德节度使王景崇的儿子,882年,王景崇去世,王镕继位为成德节度使。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封王镕为赵王。921年,赵国发生兵变,王镕被杀。
猜你喜欢

和郭安道治书韵四首·其三

江间小艇数能乘,活计今如船子僧。

近喜老妻能斫脍,欲令稚子学扳罾。

(0)

题李仲宾秋清野思图

苍筠倚乔木,古色秋逾好。

谁能著茅亭,相伴此君老。

(0)

远观亭三首·其三

远观亭上望,风物六朝馀。

古寺荆王宅,荒墩谢傅居。

英灵传草树,冠盖逐丘墟。

欲问当时事,飞云灭太虚。

(0)

次韵郭祥卿雪霁见怀

雪岭留初日,高斋照眼明。

禽声交晓树,马迹上春城。

有客怀幽赏,题诗问友生。

青鞋得来往,更待数朝晴。

(0)

自述

总角希闻道,残生乃付诗。

未曾前辈识,敢辱近人知。

飘泊身馀健,萧閒鬓欲衰。

一帘书四壁,寒日在清池。

(0)

题宣和双蟹图卷

讲馀机暇谏书空,艮岳江湖入眼中。

郭索能令天一笑,画图何必面春风。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