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王挽词·其二》
《吴王挽词·其二》全文
唐 / 徐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土德承馀烈,江南广旧恩。

一朝人事变,千古信书存。

哀挽周原道,铭旌郑国门。

此生虽未死,寂寞已销魂。

(0)
鉴赏

这首诗《吴王挽词(其二)》由唐代末年至宋代初期的文人徐铉所作,通过对吴王的追悼,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哀思。

首句“土德承馀烈”,以“土德”象征吴王的德行与功业,承继前人的辉煌成就,奠定了一种历史传承的基调。接着“江南广旧恩”,进一步描绘了吴王在江南地区的深厚恩泽,不仅限于地域,更涵盖了情感与影响的广泛传播。

“一朝人事变,千古信书存。”这两句转折,揭示了历史的无常与世事的变迁,尽管人事已非,但吴王的信义与事迹却如同书籍一般,流传千古,永垂不朽。这种对比,既是对吴王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的颂扬。

“哀挽周原道,铭旌郑国门。”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将哀悼之情具象化。周原道和郑国门,分别代表了吴王曾经活动的重要地点,通过哀挽与铭旌的仪式,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意。

最后,“此生虽未死,寂寞已销魂。”诗人以一种超脱生死的视角,表达了对吴王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即使吴王的生命已经结束,但他的精神与影响力依然存在,给人以寂寞与哀愁的感受,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对永恒价值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历史的深度挖掘,展现了对逝去英雄的缅怀与敬仰,以及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反思,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徐铉

徐铉
朝代:唐   字:鼎臣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生辰:916年—991年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猜你喜欢

闷歌行十二首·其十一

大风动地卷波头,索酒频添醉未休。

不判明朝教作病,却图今夕要忘愁。

(0)

舟过青羊望横山塔二首·其二

孤塔分明是故人,一回一见一情亲。

朝来走上山头望,报道兰溪酒恰新。

(0)

至永和

出城即便见青原,正在长江出处天。

却到青原望城里,楼台些子水云边。

(0)

瓦店雨作四首·其三

诗人长怨没诗材,天遣斜风细雨来。

领了诗材还又怨,问天风雨几时开。

(0)

月夜观雪三首·其一

仙人爱雪不嫌寒,挈月来看夜不眠。

游遍琼楼霜欲晓,却将玉镜挂青天。

(0)

编竹状玲珑,庭闱尽处中。

不由经纬力,安有卷舒功。

春昼曾妨燕,寒宵岂隔风。

都堂重献赋,明处忆牢笼。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