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塍白发翁,勤朴种花户。
盆卖有根花,价重无人顾。
西塍年少郎,荒嬉度朝暮。
盆卖无根花,价廉争夺去。
年少传语翁,同业勿相妒。
卖假不卖真,何独是花树。
东塍白发翁,勤朴种花户。
盆卖有根花,价重无人顾。
西塍年少郎,荒嬉度朝暮。
盆卖无根花,价廉争夺去。
年少传语翁,同业勿相妒。
卖假不卖真,何独是花树。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社会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与价值观念。通过对比“东塍白发翁”和“西塍年少郎”的形象,诗人巧妙地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勤俭与享乐态度的不同评价。
“东塍白发翁”,指的是一个年迈的农夫,他以勤劳朴实的生活方式,在田间辛勤种植花卉。尽管他的劳动成果——有根的花卉,品质上乘,却因价格高昂而鲜有人问津。这反映了在那个时代,人们往往更倾向于追求物美价廉的商品,而忽视了品质与价值的真正意义。白发翁的处境象征着社会中那些坚守传统美德,却因不符合主流消费观而被边缘化的群体。
相反,“西塍年少郎”则代表了一群年轻人,他们追求享乐,生活放纵。他们所售卖的“无根花”,即插花,虽然价格低廉,但却受到追捧,甚至出现了激烈的竞争场面。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即时满足和表面繁荣的崇尚,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某种程度的背离。
最后,诗中的对话部分,年少郎向老翁传达的信息,不仅体现了两代人之间价值观的差异,也暗示了社会对不同生活方式的接纳程度。老翁的“同业勿相妒”表达了对年轻一代行为的宽容,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对比手法,深刻地探讨了宋代社会中关于勤劳与享乐、传统与现代、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深刻思考。
开时不与人看,如何一霎濛濛坠。
日长无绪,回廊小立,迷离情思。
细雨池塘,斜阳院落,重门深闭。
正参参欲住,轻衫掠处,又特地,因风起。
花事阑珊到汝,更休寻满枝琼坠。
算人只合,人间哀乐,者般零碎。
一样飘零,宁为尘土,勿随流水。
怕盈盈,一片春江,都贮得,离人泪。
海漘倦客,是赤明延康,旧日衣冠。
坡老黎邨,冬郎闽峤,中年陶写应难。
醉乡尽宽。
更茱萸,黄菊尊前。
剩沧江、梦绕觚棱,斗边槎外恨高寒。
回首凤城花事,便玉河烟柳,总带栖蝉。
写艳霜边,疏芳篱下,消磨十样蛮笺。
载将画船。
荡素波、凉月娟娟。
倩郦泉、与驻秋容,重来扶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