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其三》
《即事·其三》全文
清 / 多隆阿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来朝命庖厨,割鸡与炊稻。

菜汋腌菘芹,果陈乾梨枣。

烹饪虽未精,适口即为宝。

外乡饫肥甘,岂如乡味好。

健胃复和脾,毋使颜色槁。

忆昔汝未归,触目总烦恼。

烦恼日益加,鬓发日益老。

汝久客异乡,身体须善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家庭日常生活的温馨场景,通过描述家人团聚时准备饭菜的过程,展现了对家乡味道的怀念以及对亲人健康的关怀。

首句“来朝命庖厨,割鸡与炊稻”,开篇即展现了一幅清晨家人忙碌于厨房的画面,准备食材以待团聚。鸡与稻米,简单而朴实,却蕴含着家的温暖与生活的日常。

接着,“菜汋腌菘芹,果陈乾梨枣”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餐桌上丰富的菜肴。菘芹与梨枣,虽是寻常之物,但在家人精心准备下,成为美味佳肴。腌制与陈放,体现了食物的保存与时间的沉淀,也寓意着家的传承与记忆。

“烹饪虽未精,适口即为宝”一句,点明了食物的价值不在于华丽的烹饪技巧,而在于是否能符合家人的口味,满足了心灵的需求。这不仅是对食物的赞美,更是对亲情的颂扬。

“外乡饫肥甘,岂如乡味好”对比了异乡的丰盛美食与家乡的味道,强调了家乡的味道才是最让人怀念和珍惜的。这种情感的表达,触动人心,让人感受到深深的乡愁。

“健胃复和脾,毋使颜色槁”则转向对健康与精神状态的关注,提醒家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身体健康,保持活力,避免因过度忧虑或疲惫而影响容颜。

最后,“忆昔汝未归,触目总烦恼。烦恼日益加,鬓发日益老”回忆了亲人离家在外的日子,充满了思念与担忧。随着时光流逝,烦恼与日俱增,两鬓斑白,表达了对亲人早归的期盼与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汝久客异乡,身体须善保”则是对远在他乡的亲人的叮咛,希望他们在外能够照顾好自己,保持健康,这是家人最深的牵挂与祝福。

整首诗以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家庭的温暖、对家乡的怀念、对健康的重视以及对亲人的深切关怀,充满了人情味与生活气息。

作者介绍

多隆阿
朝代:清   字:礼堂   籍贯:八千   生辰:1817年12月20日—1864年5月18日

呼尔拉特氏,达斡尔族,清代隶属满洲正白旗,著名军事将领,擅长指挥马队,在同治中兴时期和湘军第一名将鲍超齐名而过之,有多龙鲍虎之誉。1862年(同治元年),陕西回民起事,于十一月抵达潼关,次年二月攻占回军在同州的两个重要据点羌白镇和王阁村,九月攻占苏家沟和渭城湾,杀死叛军一万七、。至此陕西回军被迫向甘肃撤退。1864年(同治三年)4月1日,攻占盩厔,进城时遭流弹击中,延至5月18日伤重不治。赠太子太保,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入祀京师昭忠祠,谥忠勇
猜你喜欢

素闇为邹侍讲仲熙赋

结发已学道,而有高世姿。

衡门远氛浊,韦布聊栖迟。

黾勉事耕稼,蔬食甘藿藜。

中年遘休运,遂与林壑辞。

辟雍起名誉,卓为学者师。

超登列清要,侍从职论思。

忠诚弥激切,耿分恒不移。

俛仰靡愧怍,操存无外驰。

安行任所适,进退何委蛇。

图书列左右,翰墨复在兹。

沈潜探幽赜,涵咏窥圣涯。

孔子贵知命,顺理无不宜。

孟轲养浩然,力行复何疑。

尚友千载士,圣贤以为期。

(0)

吴兴章郎中母挽诗·其二

上堂甘旨皆推孝,主馈恭勤更让贤。

八十年华随逝水,独留女范后人传。

(0)

题竹送刘顺常教扬州·其一

扬州繁盛接金陵,北贾南商满市坰。

惟有泮宫清似洗,衣冠长日坐谈经。

(0)

题竹送杨仰谟同知·其一

万里为官可惮赊,从来山水说三巴。

巴西二守清贞操,肯愧庐陵忠节家。

(0)

寄长儿韵语·其二十一

东城汝兄我亲侄,汝宜亲密无间疏。

尽诚尽礼相匡翼,大家改辙由正途。

(0)

题富溪山水图·其二

富溪邈在江南曲,水色山光画不如。

知有幽人茅舍住,尽抛尘事事樵渔。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