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发日,路上遇横蛇。
或入水中应大胜,蛇还赤地战无涯,胜负较些些。
兵发日,路上遇横蛇。
或入水中应大胜,蛇还赤地战无涯,胜负较些些。
这首诗以“兵要望江南”为题,通过“其一”和“占蛇第十九”的标注,揭示了古代军事战略中对蛇的象征意义与占卜应用。易静作为唐代的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蛇与战争策略相结合,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利用。
“兵发日,路上遇横蛇”,开篇即描绘了一幅战争前夕的场景,士兵们在行军途中遭遇了横卧在路上的蛇。这蛇的形象不仅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斗,也暗示了战争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或入水中应大胜”,这句话表达了如果军队能够巧妙地利用水道,可能会取得更大的胜利。水在古代战争中常常被视作重要的战略资源,可以提供隐蔽、运输和防御等多种优势。
“蛇还赤地战无涯”,这里将蛇与战争中的破坏力联系起来,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尽的破坏。赤地可能指的是战争后的荒凉景象,强调了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
“胜负较些些”,最后两句总结了战争的结局,指出虽然战争中有胜有负,但最终的结果往往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战争复杂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蛇这一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入了古代军事战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战争与自然、战略与命运之间微妙关系的独特见解。
自分秋禾后吐芒,敢云琢玉晚圭璋。
漫凭先德馀家庆,岂是生申降岳祥。
携抱且堪娱老况,长成或可望书香。
不辞岁岁临汤饼,还见吾家第几郎?
人生多离别,佳会难再遇。
如何百里来,三宿便辞去?
有琴不肯弹,有酒不肯禦。
远陟见深情,宁予有弗顾?
洞云还自栖,溪月谁同步?
不念南寺时,寒江雪将暮?
不记西园日,桃花夹川路?
相去倏几月,秋风落高树。
富贵犹尘沙,浮名亦飞絮。
嗟我二三子,吾道有真趣。
胡不携书来,茆堂好同住。
领马易,养马难,妻子冻馁俱尪孱。
若有刍豆且自餐,安能养马望息蕃。
平原草尽风色寒,羸马散放声嘶酸。
忽然倒地全家哭,便拟赔偿卖茆屋。
茆屋无多赔不足,更牵儿女街头鬻。
邻翁走慰不须悲,我家巳鬻两三儿。
黄云盖地看迷茫,村南村北人攘攘。
我来无事立陇首,风吹习习饼饵香。
麦秋天气晴正好,不祈风雨祈骄阳。
男颜欣欣女颜喜,手足胼胝争奔忙。
刈者未毕拾者至,穷民蚁聚如蜂狂。
老农为我前致语,去春麦亦不寻常。
未能上场伤淫潦,郊坰汪濊成凶荒。
今年四月愁亢旱,桑木甘雨荷吾皇。
何须两岐并九穗,金茎珠颗含光芒。
幸喜八口免沟壑,纷纷此辈来何方?
仰首加额祝上苍,但愿年年礼稔足仓箱,任他鼠衔雀喙终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