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空馀白日长,枝头青杏已堪尝。
人閒帘幕燕相语,风暖园林柳半黄。
病里不知时节换,老来都减少年狂。
残风浊酒应堪在,更遣流莺送几觞。
春尽空馀白日长,枝头青杏已堪尝。
人閒帘幕燕相语,风暖园林柳半黄。
病里不知时节换,老来都减少年狂。
残风浊酒应堪在,更遣流莺送几觞。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春尽之际的淡然与自适其境的情怀。开篇“春尽空馀白日长”表明春光乍泄,春意渐浓,但白昼已长,春天即将过去;“枝头青杏已堪尝”则写出了初夏时节果实成熟的生机与期待。
接下来的“人閒帘幕燕相语,风暖园林柳半黄”勾勒出的是一个闲适自在的人间景象,帘幕之内,人们或许正享受着春日的悠闲,燕子在屋檐交织情话,而外面的风景则是温暖的微风中,园林里柳絮半黄,透露出初夏的气息。
然而,在“病里不知时节换”一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因疾病而无法感受到季节变迁的无奈和孤独,这种隔绝感与前面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紧接着,“老来都减少年狂”则是诗人对于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心境。
最后,“残风浊酒应堪在,更遣流莺送几觞”一句中,诗人似乎是在提倡即使时光已逝,春意渐淡,也不妨再享受一些留存的春日乐趣,用浊酒和流莺(一种水鸟)的叫声来慰藉自己,这种豁达与自得其乐,是诗人面对生命中不可抗力变化时所表现出的智慧态度。
仲冬过渔阳,风日正凄厉。
嗟此豪侠窟,自古称壮丽。
煌煌神尧业,起自艰难际。
奈何至中叶,四海皆鼎沸。
良由开元主,养虎以自噬。
惜哉曲江公,忠言谅何济。
居人一何幸,属此承平世。
耕牧畿甸门,圣泽湛汪濊。
连山接神皋,旭日生爽气。
独怜去国人,南征从此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