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传南海出灵禽,时乐名闻不可寻。
形貌乍同鹦鹉类,精神别禀凤皇心。
千年待圣方轻举,万里呈才无伴侣。
红茸糅绣好毛衣,清泠讴鸦好言语。
内人试取御衣牵,啄手暝声不许前。
心愿阳乌恒保日,志嫌阴鹤欲凌天。
天情玩讶良无已,察图果见祥经里。
本持符瑞验明王,还用文章比君子。
自怜弱羽讵堪珍,喜共华篇来示人。
人见嘤嘤报恩鸟,多惭碌碌具官臣。
旧传南海出灵禽,时乐名闻不可寻。
形貌乍同鹦鹉类,精神别禀凤皇心。
千年待圣方轻举,万里呈才无伴侣。
红茸糅绣好毛衣,清泠讴鸦好言语。
内人试取御衣牵,啄手暝声不许前。
心愿阳乌恒保日,志嫌阴鹤欲凌天。
天情玩讶良无已,察图果见祥经里。
本持符瑞验明王,还用文章比君子。
自怜弱羽讵堪珍,喜共华篇来示人。
人见嘤嘤报恩鸟,多惭碌碌具官臣。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传说中的神禽——时乐鸟,通过对其外形和精神特质的描述,以及它与圣明之君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领袖的向往和赞美。
首先,诗人提到时乐鸟的外貌类似鹦鹉,但它的心灵却与凤凰相通,这种对比强调了时乐鸟的独特性。接着,诗人写道这只神禽千年难得一见,且只有当圣君出世时,它才会轻披露其才华。这种描述暗示着时乐鸟是天选之才的象征,而它的出现则预示着盛世的到来。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时乐鸟的美丽羽毛和悦耳的鸣叫,这些都是它与众不同的标志。内侍试图取其御衣牵引,而它却啄手而不许前,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示了时乐鸟的高贵自持,也映射出诗人对于圣君的敬畏之心。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时乐鸟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自己作为文人的自怜和希望。通过将时乐鸟比作理想的君子,诗人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即希望有一个明君出现,以文章和智慧来治理国家。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理想统治者的追求和期待。
西风坠绿。
唤起春娇,嫣然困倚修竹。
落帽人来,花艳乍惊郎目。
相思尚带旧恨,甚凄凉、未*妆束。
吟鬓底,伴寒香一朵,并簪黄菊。
却待金盘华屋。
园林静、多情怎禁幽独。
蛱蝶应愁,明日落红难触。
那堪雁霜渐重,怕黄昏、欲睡未足。
翠袖冷,且莫辞、花下秉烛。
天香万斛。
尽贮入魏台,辟寒金粟。
谁唤仙娥睡起,露妆烟沐。
翠云裙袖黄云袜,倚秋风、乍惊郎目。
恨无明月,高烧蜡炬,分阴丛绿。
深照见、凉禽并宿。
爱摇滟琼杯,花影堪掬。
寸梦丝缘旧约,尚堪重续。
何时卜隐西湖上,葺缃荷、芳杜为屋。
小山人远,魂招不来,谩歌遗曲。
阖闾城外绿杨枝。
一丝丝。
比吟髭。
比似吟髭,不似少年时。
积欲同携尊酒去,青翰舫,缕金卮。
故人相见减风姿。
淡胭脂。
比红儿。
比似红儿,扶醉索新诗。
明日片帆江水远,人去也,又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