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雀知天雪,群飞复群鸣。
原田无遗粟,日暮满空城。
达士忧世务,鄙夫念王程。
晨过弹筝峡,马足凌兢行。
双壁隐灵曜,莫能知晦明。
皑皑坚冰白,漫漫阴云平。
始信古人言,苦节不可贞。
鸟雀知天雪,群飞复群鸣。
原田无遗粟,日暮满空城。
达士忧世务,鄙夫念王程。
晨过弹筝峡,马足凌兢行。
双壁隐灵曜,莫能知晦明。
皑皑坚冰白,漫漫阴云平。
始信古人言,苦节不可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静谧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化和个人修为的思考。
“鸟雀知天雪,群飞复群鸣。”开篇即以雪后的鸟雀活动为切入点,展示了它们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原田无遗粟,日暮满空城。”接着描绘了雪后农田被覆盖,无粮可收的情形,以及日落时分,整个城市都笼罩在白色的雪幕之中。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隐喻了社会可能存在的问题。
“达士忧世务,鄙夫念王程。”诗中的“达士”和“鄙夫”代表了不同阶层的人,他们各自对于世事有着不同的担忧。这里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关注。
“晨过弹筝峡,马足凌兢行。”这两句则转入个人旅途中的描写,通过诗人的亲身体验,即早晨渡过弹筝峡,表现了旅途中的一种艰难与挑战。
“双壁隐灵曜,莫能知晦明。”接下来的两句,以“双壁”和“灵曜”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内外不易相通的状态,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世事的困惑和迷茫。
最后,“皑皑坚冰白,漫漫阴云平。始信古人言,苦节不可贞。”则是对雪后景象的进一步描写,以及诗人由此引发的对“苦节”之不可取的深刻认识。这里的“苦节”暗指过度的自我克制或修行,这一观点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化和个人修为的思考,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
潮满金陵渚,风高浦子城。
烟帆来楚色,霜叶下秋声。
水国开千市,天家驻五兵。
旌旗摇列垒,鼓角动连营。
海汛防南服,边烽接北平。
壮心空宿昔,逸思尚纵横。
几逐渔樵侣,常投草泽行。
捞虾沙岸浅,牧豕竹坡晴。
旅食游应倦,秋衣授未成。
平山独可眺,眺远寄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