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芜湖十日程,退寻进尺较平生。
与波上下非吾事,阻道流洄是客情。
击楫徒兴当日舞,布帆难借此宵横。
永怀不寐飞江月,洗却千愁照独清。
百里芜湖十日程,退寻进尺较平生。
与波上下非吾事,阻道流洄是客情。
击楫徒兴当日舞,布帆难借此宵横。
永怀不寐飞江月,洗却千愁照独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金陵出发,经过十日行程到达芜湖的旅途感受。首句“百里芜湖十日程”简洁地勾勒出旅程的距离和时间,暗示了旅途的漫长。接着,“退寻进尺较平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比较,似乎在反思自己的人生历程。
“与波上下非吾事,阻道流洄是客情。”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自己与自然界的波浪、水流相对比,表明自己并非随波逐流,而是被外界环境所阻碍,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接下来,“击楫徒兴当日舞,布帆难借此宵横。”通过历史典故和具体情境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刻的怀念以及现实处境的无奈,同时暗示了对未来可能的期许。
最后,“永怀不寐飞江月,洗却千愁照独清。”这两句以月光为喻,寄托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的渴望。月光下的江面,不仅照亮了诗人孤独的身影,也仿佛洗净了他心中的千般愁绪,呈现出一种超脱与宁静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与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最终达到了心灵的平静与升华。
南中土埴坚,妙器出陶火。
控抟雅以静,整削平不颇。
浑沦象瓜团,短小类橘颗。
粤椰实尽刳,蜀芋肤未剥。
啄如柄揭西,耳若柳生左。
油滋饰外锻,灰坌增下裹。
高斋奉煎烹,汤势疾轩簸。
狭束蟹眼高,薄逼车声播。
俄顷润渴喉,巧妇愧其惰。
乃知转旋工,政要倾酌妥。
主翁嗜吟诗,佳客时满座。
呼童汲深情,瀹雪浇磊砢。
急需既能应,閒弃无不可。
东家重函鼎,菌蠢腹徒果。
美人预为齑,常恐迟及祸。
何如且小用,慎勿诮么么。
幽幽端溪石,来自佳人持。
相待三千年,所得非所期。
春风琢粹质,秋泉涌寒滋。
文增李杜壮,书助钟王宜。
闻昔初取时,千夫下岩陲。
坚锥启石矿,利刀斩荆藜。
镌锼后土閟,百丑得一奇。
点若鲁雊美,伏如虞鸡雌。
宜登白玉堂,黄麻照春姿。
发挥四海治,润洽万姓私。
谟希禹皋懿,诰逸周召规。
胡为到穷谷,一落不可追。
饥吟腊雪冻,病哦春日迟。
蹇蹇涓滴润,不能沾砚湄。
生从嘉兴学,江汉驱文辞。
钜册传群理,三读为叹咨。
砚磨不自宝,乃以赠所知。
愧我无所用,藏之如镇圭。
儒官如蔗杪,妄意近佳境。
亦知嗜习累,诳俗示隽永。
堂堂道心翁,学道倚袖领。
摛词屈邹枚,讲道来华邴。
盛世擅场屋,金石出欬謦。
东家升仙子,往往尽馀鼎。
空山三十年,华发忽垂顶。
春风八极意,独立修竹影。
一官岂足偿,跋涉压崇岭。
五陵多少年,冰雪照清炯。
杨花鸟语乱,走马出三省。
古来天地间,此事从耿耿。
南中少人事,山水清可咏。
岁晚不负君,梅雪三百顷。
金张贵朝廷,卫霍列茅社。
奴隶凌虹霓,亲戚折五霸。
斗鸡驰鄠杜,射虎宿浐灞。
意气骄盛时,咳唾有光价。
相如涤器夫,万里驰驷马。
买臣最微贱,怀绶出邸舍。
贤愚何必齐,时至俱气化。
岂无单綀士,叩角五陵夜。
太史重成名,寂寞千秋下。
东风吹浪翻平林,吴江咫尺移春阴。
牧童晓出不知雨,日暮归去清溪深。
一童驱牛涉古岸,草烟惨澹迷目观。
双蹄涌出层水间,苍峡蹴翻石云断。
一童踞策溪中流,溪风不动波悠悠。
恍然顾影惊自失,尚疑身跨苍龙游。
平澜远峰结寒色,至今宇宙留墨迹。
可怜三子人不识,我欲问之汉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