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沿沅江官垸堤观稼遂乘风网船至赤沙湖观大网张鱼·其二》
《沿沅江官垸堤观稼遂乘风网船至赤沙湖观大网张鱼·其二》全文
清 / 曾广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寥廓天风涌钜流,网师打鼓白涛头。

乍欢乍骇舟中客,常有常无水上洲。

高鸟眼宽疑见岸,飞鱼翮短也横秋。

褰裳但识蓬莱岛,不道家乡有壮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沿沅江官垸堤观赏稻田,随后乘风网船至赤沙湖,观览大规模捕鱼景象的情景。诗中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展现了壮丽的水乡风光与渔民的生活状态。

首句“寥廓天风涌钜流”,以开阔的视野和壮阔的气势开篇,描绘了天风涌动,巨流奔腾的壮观景象,为全诗奠定了宏大的背景。接着,“网师打鼓白涛头”一句,将画面聚焦于捕鱼的场景,通过“打鼓”这一细节,不仅渲染了捕鱼活动的热烈气氛,也暗示了渔民对丰收的期待与喜悦。

“乍欢乍骇舟中客”描绘了船上乘客面对捕鱼时的复杂心情,既有欢欣鼓舞,也有惊心动魄,体现了捕鱼活动的紧张与刺激。而“常有常无水上洲”则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命常态的感悟。

“高鸟眼宽疑见岸,飞鱼翮短也横秋”两句,分别从高处与低处的角度,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高飞的鸟儿似乎在广阔的天空中看到了岸边的景象,而低翔的鱼儿在秋季的水面留下短暂的痕迹,这些意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褰裳但识蓬莱岛,不道家乡有壮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乡的深情。诗人虽然身处壮游之中,但心中仍怀揣着对家乡的思念,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活力与情感的水乡画卷,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思考。

作者介绍

曾广钧
朝代:清

曾广钧(1866年-1929年),字重伯,号伋庵,又号伋安,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孙。曾广钧为曾国藩三子曾纪鸿长子。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官广西知府。
猜你喜欢

摸鱼儿五首·其四

拂簪裾、草堂归隐,一畦新辟蔬圃。

英雄种菜寻常事,只合闭门风雨。君记取。

听雁叫、秋空此色苍生误。楚天日暮。

但抱瓮人来,忘机息影,相约伴鸥鹭。

石城里,多少寓公小住。高斋聊共容与。

春云满地浮浮绿,绿上小楼月午。君更募。

要一角青山,三百梅花补。扁舟我去。

祝供养烟霞,招呼猿鹤,他日待携俎。

(0)

浣溪纱十六首·其十一

薄病尖寒拥绣衾。香桃瘦骨觉秋深。

自家将息又伤心。

金锁锁愁愁叠叠,玉钩钩梦梦沈沈。

丝风吹冷碧弦琴。

(0)

坐右吟

万化备于身,直须资养深。

因何为宝鉴,只被用精金。

酒少如茶饮,诗多似史吟。

颜渊方内乐,天下事难任。

(0)

中父礼院学士挽词

汉殿曾亲册,收科咫尺间。

文成疾翻水,学富似登山。

夷路方腾驾,重泉忽掩关。

乡人洒泪送,犹想去车还。

(0)

夜闻窗外藤荚落地锵然有声作

穷巷绝车辙,那复夜长娱。

老眼久昏花,亦无必读书。

耳根顿清净,游心天地初。

藤荚霜风乾,锵然落阶除。

静极疑动机,声希真欲无。

聩丸严鼓停,投谶清漏徂。

风箨有馀思,尔其倡和予。

兀对短檠灯,乃复尽一壶。

既以物付物,宁知吾为吾。

凌晨拾坠子,哗然欢众雏。

(0)

江孝通归里二首·其一

忧愤终何补,倾危势已深。

天心实仁爱,雪意况阴沉。

不寐迟明发,临风寄远襟。

孤根亦何赖,所得是知音。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