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草烟萝步屧披,三间虚榭坐移时。
江声已自空人意,唧唧蛩音又底为。
露草烟萝步屧披,三间虚榭坐移时。
江声已自空人意,唧唧蛩音又底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于露草烟萝之间,穿过三间空旷的榭阁,悠然自得地停留了许久的情景。江水的声音似乎在洗涤着诗人的心灵,然而耳边传来的蟋蟀鸣叫声却让人心生疑惑,不知其意为何。
通过“露草烟萝步屧披”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行走在自然中的轻盈与自在,露水沾湿了草叶,烟雾缭绕在藤蔓之间,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静的氛围。接着,“三间虚榭坐移时”则展现了诗人在此处停留的悠闲与沉思,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变得缓慢,与外界的喧嚣隔绝开来。
“江声已自空人意”,江水的声音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心灵的净化之音,洗去了尘世的烦恼和杂念,让人感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然而,随后的“唧唧蛩音又底为”却引入了一丝困惑和不解。蟋蟀的鸣叫本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声音,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成了难以理解的存在,或许象征着某种隐喻,或是对生活琐事的感慨,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引人共鸣。
山禽连夜叫,兼雨未尝休。
尽道思归乐,应多离别愁。
我家方旅食,故国在沧洲。
闻此不能寐,青灯茆屋幽。
一夜鸟飞鸣,关关彻五更。
似因归路隔,长使别魂惊。
未省愁雨暗,就中伤月明。
须知越吟客,欹枕不胜情。
西南古刹近芳林,偶得高秋试一吟。
无限黄花衬黄叶,可须春月始伤心。
岳寺清秋霁,宸游永日闲。
霓旌森物外,凤吹落人间。
玉漱穿城水,屏开对阙山。
皆知圣情悦,丽藻洒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