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其二十八》
《诗·其二十八》全文
唐 / 拾得   形式: 古风

悠悠尘里人,常道尘中乐。

我见尘中人,心生多悯顾。

何哉悯此流,念彼尘中苦。

(0)
翻译
世间的凡人悠然自得,常说尘世生活中充满了欢乐。
我看那尘世中的人们,心里油然而生许多怜悯之情。
为何我会同情他们,想到他们在尘世中的种种艰辛。
注释
悠悠尘里人:长久在世俗中生活的人们。
常道:常说,经常提及。
尘中乐:尘世间的快乐。
我见:我看到,我观察到。
尘中人:生活在世俗中的人。
心生:内心产生。
悯顾:怜悯,同情。
何哉:为什么呢。
悯此流:同情这些人。
念彼:想到他们。
尘中苦:尘世中的苦难。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尘世间众生遭受苦难的同情与怜悯。"悠悠尘里人,常道尘中乐"一句反映出世人往往迷失在物质世界的快乐之中,而忽略了真正的痛苦。紧接着"I see people in the dust, my heart is filled with pity and care"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沉迷尘世的人产生的情感,是怜悯和关怀。

最后两句"何哉悯此流,念彼尘中苦"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那些在尘世中挣扎、受苦之人的深切同情。这里的"流"指的是流转于世间的人生,而"念彼尘中苦"则是说诗人不仅看到这些苦难,还在心里默默为他们着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作者拾得深邃的佛教思想和对众生的慈悲心怀。

作者介绍
拾得

拾得
朝代:唐

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于唐代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诗人张继据此留下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
猜你喜欢

重送仲至闻得祠

残春叫鶗鴂,百草为不芳。

钱塘江涨沙,往往变田桑。

一风或十雨,冷煖殊未尝。

起视天宇高,俛知人世长。

俄而登大楼,老面各已苍。

慨予复何言,忘却离思伤。

振衣问荒野,税驾辞康庄。

细收箧里诗,尽秘囊中方。

山堂有故园,绝出名利场。

颐神以养寿,更炷琳宫香。

(0)

栗里华阳窝辞.篮舆柴车

柴桑虽寂寥兮亦扶疏,不孤吾烓兮吾车。

纸笔梨枣兮物计,有酒兮聊可与娱。

洲寒兮桑落,久阻修兮江淮惨其如昨。

鹤怨兮猿悲,灌卉宿莽兮无依。

湓城倘可以且泊兮,庐山未趣夫来归。

(0)

送徐圣可十首·其四

一陈一叶此横飞,飞到清霄总不迟。

东海月轮今又满,履綦安稳上丹墀。

(0)

家酿新熟分送小壶·其三

病起梅花未破颜,无言空伴小轩间。

也知不是缘诗瘦,却笑相逢饭颗山。

(0)

吴伯承生孙交游共为之喜凡七人分韵我亦从来识英物试教啼看定何如某得啼定字·其一

得孙当赞喜,唤客便分题。

楼鼓方行夜,天星恰照奎。

熊罴通梦寐,孔释自提携。

汤饼那应晚,吾来为止啼。

(0)

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閒居戏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诸同游相与一笑·其七

六曲苍屏绕碧湾,茅茨终日掩柴关。

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