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径猗猗有绿筠,嚬伽鸟语说经频。
引流何必浮觞效,岂是兰亭修禊人。
扫径猗猗有绿筠,嚬伽鸟语说经频。
引流何必浮觞效,岂是兰亭修禊人。
此诗《猗玕亭》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园林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与人文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扫径猗猗有绿筠”,开篇即以“绿筠”点明了环境的清幽与生机,绿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这里的“猗猗”二字,生动地描绘了竹叶随风摆动的姿态,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听觉上的悦耳之感。
次句“嚬伽鸟语说经频”,进一步深化了这一静谧而充满禅意的氛围。嚬伽鸟的啼鸣,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音符,更似在诵读佛经,传递着内心的平静与智慧。这种将自然界的声响与宗教文化相结合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第三句“引流何必浮觞效”,则转而探讨了人们对于自然的亲近与欣赏。诗人提出,引水灌溉或欣赏流水,并非一定要效仿古人饮酒赋诗的仪式,而是出于对自然美的纯粹欣赏与尊重。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传统习俗的反思,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
最后一句“岂是兰亭修禊人”,以兰亭修禊的历史典故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并非追求文人雅集的虚名,而是真正沉浸于自然之中,寻求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这里不仅暗含了对古代文人雅集的向往,更是对当下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思,强调了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精神之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思。
岁寒在天知后凋,受命于地禀正独。
楂枒枝干撑青冥,凛然正色不可辱。
霹雳霁威霜雪避,奴视椅桐友松竹。
孔明庙边冻蚁食,御史台中老乌宿。
何如结根阿兰那,叶映高僧胡眼绿。
楚多楩楠剪伐尽,大国要材梁夏屋。
何时匠石运斤风,不使龙姿久偃蹙。
反观樗栎老臃肿,永保天年长受福。
门前五柳陶渊明,归卧柴桑呼不醒。
锦官城西杜少陵,醉挹浣花溪水横。
几杖颠倒杯盘倾,似闻殷殷金石声。
乃知达士未忘情,一觞一咏有馀清。
银杯落手新诗成,仰视寥廓鸿冥冥。
富贵于我浮云轻,兴来慎勿骑长鲸。
人言唯君可卿卿。
叔度久不见,我心如乱茅。
良辰适端午,万事聊一抛。
策马指圭窦,同焉有神交。
森森千亩竹,正尔清乐郊。
相与造其下,香泉荐嘉肴。
高谈落美玉,逸气腾长蛟。
径就真乐处,古音奏陶匏。
日车驻晴空,木杪疑焚巢。
何必蒲葵风,翛然涤惛怓。
兹游信物外,孰与娱云髾。
无端消息来,主人随钲铙。
会须更卜日,城府方胶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