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湖仙.题吷盦丈藏郑叔问年丈手书此册》
《石湖仙.题吷盦丈藏郑叔问年丈手书此册》全文
清 / 陈方恪   形式: 词

无边烟水。恁消取词流,多少佳致。

回枻濯沧浪,缅三高、天随近似。

骚兰遗恨,忍更会、托根无地。何意。

问义熙、几换尘世。

年时听枫载酒,占林亭、停云旧里。

泪掬西州,漫掷风流谁继。玉笥悽铭,马塍哀吹。

恍移宫徵。人海底。摩挲鬓影孤寄。

(0)
鉴赏

这首《石湖仙·题吷盦丈藏郑叔问年丈手书此册》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陈方恪所作。诗人以烟水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词人情怀的画面,感叹词人的才情在无尽的烟波中显得如此消散,流露出对郑叔问年丈才华的赞赏和对其境遇的惋惜。

"无边烟水"四字,形象地展现出词人内心的迷茫与辽阔,暗示了词人对郑叔问年丈才华如烟波般难以捉摸的感慨。接着,诗人提及"三高"和"天随",暗指郑叔问年丈的高尚品格和超脱的人生态度,与屈原的《离骚》和陆游的"天随子"相映成趣。

"骚兰遗恨,忍更会、托根无地"表达了对郑叔问年丈才华不得施展、无人赏识的遗憾,以及对他在乱世中孤独处境的同情。"问义熙、几换尘世"则揭示了时光流转,世事变迁,令人感叹。

下片转而回忆往昔,提到枫叶、林亭和停云旧地,寄托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后继者的期待。"泪掬西州"一句,表达了对故去的哀思,"马塍哀吹"则进一步渲染悲凉气氛。最后,诗人以"恍移宫徵"形容心境的转变,如同音乐旋律的转换,而"人海底"则象征着词人深沉的哀思和对郑叔问年丈的深深怀念,"摩挲鬓影孤寄"则以自我形象的苍老,表达对逝者无尽的追思。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烟水、词流、枫林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对郑叔问年丈才情与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历史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陈方恪
朝代:清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猜你喜欢

赠周松月

晓起空庭月在松,惠山寺里正鸣钟。

诗人访我来何早,第七峰前一短筇。

(0)

题画

凤凰不至几千秋,仪羽胡然在石头。

笔底是真还是幻,定应清梦到西周。

(0)

山中感事·其一

羽人鍊将蔑忠贤,神道犹能四百年。

到此术应随数尽,秪留清洌在山泉。

(0)

谢赵良伯送竹·其二

三十八竿真碧玉,湘妃泪点尚斑斑。

冉泾东畔书台上,行见千年老凤还。

(0)

寄山寺读书诸友

锡山南下旧僧居,贤者今来借读书。

门钥自收桥板断,要教游客笑人迂。

(0)

雪中答友人

腊残犹未探梅花,坐爱风庭雪片斜。

粉米有形真入绣,玉田无种亦生芽。

妆成山岳添奇观,涂破藩篱见大家。

兴比剡溪还不浅,西郊吾欲驾吾车。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