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起坐小茅堂,万事无关一炷香。
展卷细观前圣奥,驰名敢学世人狂。
也知老病年光促,争奈诗书意味长。
但愿桑榆粗有得,肯随流俗叹斜阳。
清晨起坐小茅堂,万事无关一炷香。
展卷细观前圣奥,驰名敢学世人狂。
也知老病年光促,争奈诗书意味长。
但愿桑榆粗有得,肯随流俗叹斜阳。
这首诗《读书》由明代诗人贺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晨起静坐小茅堂,焚香读书的情景。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以及在面对岁月流逝和身体老化的现实时,仍坚持读书不辍的决心。
首句“清晨起坐小茅堂”,描绘出清晨宁静的场景,诗人独自坐在简陋的小屋中,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接着,“万事无关一炷香”一句,强调了诗人在此刻的心境,仿佛外界的一切纷扰都与他无关,只有香烟缭绕,陪伴着他内心的平静与专注。
“展卷细观前圣奥,驰名敢学世人狂”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读书的目的和态度。他不仅阅读,更深入理解古代圣贤的思想精髓,虽有志向,却不盲目追风,显示出一种谦逊而坚定的学习精神。
“也知老病年光促,争奈诗书意味长”则反映了诗人面对生命有限的现实,却依然执着于读书的矛盾心情。他知道自己的身体终将衰老,时间宝贵,但书中的智慧和韵味却让他无法割舍,这种矛盾的情感,更加凸显了他对知识的热爱与珍惜。
最后,“但愿桑榆粗有得,肯随流俗叹斜阳”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他希望在晚年能有所收获,而不是随波逐流,感叹时光的流逝。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知识的渴求,也有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高远的人生境界。
江生施生颇好奇,偶逢陶野奇更痴。
共言山外有佳寺,劝予往游争愿随。
是时雷雨云雾塞,多传险滑难车骑。
两生力陈道非远,野请登高觇路歧。
三人冒雨陟冈背,即仆复起相牵携。
同侪咻笑招之返,奋袂经往凌嵚崎。
归来未暇顾沾湿,且说地近山径夷。
青林宿霭渐开霁,碧巘绛气浮微曦。
津津指譬在必往,兴剧不到旁人嗤。
予亦对之成大笑,不觉老兴如童时。
平生山水已成癖,历深探隐忘饥疲。
年来世务颇羁缚,逢场遇境心未衰。
野本求仙志方外,两生学士亦尔为。
世人趋逐但声利,赴汤踏火甘倾危。
解脱尘嚣事行乐,尔辈狂简翻见讥。
归与归与吾与尔,阳明之麓终尔期。
《江施二生与医官陶野冒雨登山人多笑之戏作歌》【明·王守仁】江生施生颇好奇,偶逢陶野奇更痴。共言山外有佳寺,劝予往游争愿随。是时雷雨云雾塞,多传险滑难车骑。两生力陈道非远,野请登高觇路歧。三人冒雨陟冈背,即仆复起相牵携。同侪咻笑招之返,奋袂经往凌嵚崎。归来未暇顾沾湿,且说地近山径夷。青林宿霭渐开霁,碧巘绛气浮微曦。津津指譬在必往,兴剧不到旁人嗤。予亦对之成大笑,不觉老兴如童时。平生山水已成癖,历深探隐忘饥疲。年来世务颇羁缚,逢场遇境心未衰。野本求仙志方外,两生学士亦尔为。世人趋逐但声利,赴汤踏火甘倾危。解脱尘嚣事行乐,尔辈狂简翻见讥。归与归与吾与尔,阳明之麓终尔期。
https://shici.929r.com/shici/8vr9Z.html
江西十载诵君诗,一见钱塘如故知。
耽学自嫌科第早,论文何让古人为。
湖州兔颖刀锋锐,浙水鱼笺锦字奇。
珍赠千金意千里,长因明月动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