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窗睡起日融融。小立倚东风。
琼楼寂静晶帘掩,分明是、巫峡云封。
室迩人遐,雁鱼苕递,幽怨倩谁通。
相逢丹桂影重重。难与诉愁衷。
生憎鹦鹉能传事,重门掩、空自啼红。
欲遣长宵,闲文遍阅,怎奈恨无穷。
绿窗睡起日融融。小立倚东风。
琼楼寂静晶帘掩,分明是、巫峡云封。
室迩人遐,雁鱼苕递,幽怨倩谁通。
相逢丹桂影重重。难与诉愁衷。
生憎鹦鹉能传事,重门掩、空自啼红。
欲遣长宵,闲文遍阅,怎奈恨无穷。
这首《一丛花·暮春感事》由清代女诗人蒋纫兰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开篇“绿窗睡起日融融”,描绘了春日午后,阳光温暖,主人公从梦中醒来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慵懒而宁静的氛围。接着“小立倚东风”一句,通过人物的动作,进一步渲染了这份闲适与惬意。
“琼楼寂静晶帘掩,分明是、巫峡云封。”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主人公所在的居所比作琼楼玉宇,晶莹剔透的窗帘如同轻纱覆盖,暗示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境地。同时,“巫峡云封”则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巫山云雨,暗喻主人公内心的思念与情感的缠绵。
“室迩人遐,雁鱼苕递,幽怨倩谁通。”这几句表达了主人公与心上人相隔遥远,只能通过书信传递情感,却难以言说心中深深的幽怨与思念。这里巧妙地运用了“雁鱼苕递”的典故,即通过鸿雁传书和鱼雁传情的方式沟通,但即便如此,情感的交流仍旧显得无力和无奈。
“相逢丹桂影重重。难与诉愁衷。”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偶遇心上人,也因环境的阻隔,无法倾诉心中的愁苦与衷肠,情感的表达变得异常艰难。
“生憎鹦鹉能传事,重门掩、空自啼红。”这一段以鹦鹉传话为喻,讽刺了外界的干扰和阻隔,使得情感的传达更加困难。同时,通过描写鹦鹉的啼叫,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最后,“欲遣长宵,闲文遍阅,怎奈恨无穷。”表达了主人公在漫长的夜晚里,试图通过阅读来排遣心中的愁绪,但最终却发现,无论何种方式都无法完全消除内心的痛苦与遗憾。
整首词通过对主人公内心情感细腻而深刻的描绘,展现了其在暮春时节面对离别与思念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美好情感难以实现的深深感慨。
当时高蹈翰墨场,江南李氏洛下杨。
二人殁後数来者,西台唯有尚书郎。
篆科草圣凡几家,奄有汉魏跨两唐。
纸摹石镂见彷佛,曾未得似君家藏。
侧厘数幅冰不及,字体欹倾墨犹湿。
明窗棐几开卷看,坐客失床皆起立。
新春一声雷未闻,何得龙蛇已惊蛰。
仲将伯英无後尘,迩来此公下笔亲。
使之早出见李卫,不独右军能逼人。
枯林栖鸦满僧院,秀句争传两京遍。
文工墨妙九原荒,伊洛气象今凄凉。
夜光入手爱不得,还君复入古锦囊。
此後临池无笔法,时时梦到君书堂。
十年华屋网蛛尘,大旆重来一日新。
五凤楼前修造手,个中余刃亦精神。
脱略看时辈,诸君等发蒙。
董狐常直笔,汲黯少居中。
鹏入迁臣舍,乌号厌世弓。
平生有嘉树,犹起九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