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浮鸥,尘区粟颗。圆中不似当初我。
分明慧相海南来,妙莲一瓣轻飞过。
贝帙清修,迦文香课。凭君到处参真果。
萧然瓢笠水云中,更何意向禅关坐。
身世浮鸥,尘区粟颗。圆中不似当初我。
分明慧相海南来,妙莲一瓣轻飞过。
贝帙清修,迦文香课。凭君到处参真果。
萧然瓢笠水云中,更何意向禅关坐。
这首清代词人顾翎的《踏莎行·题莲趺小影》描绘了一位超脱尘世、心境如鸥的隐者形象。"身世浮鸥"四字,以生动的比喻表现出词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将自己比作翱翔于江湖的海鸥,不受尘世束缚。"尘区粟颗"进一步强调了与世俗生活的对比,暗示词人看淡名利,视之如微不足道的谷粒。
"圆中不似当初我",这里的"圆"可能象征着佛理的圆满,词人表达出自己在修行中已经超越了最初的自我,达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分明慧相海南来,妙莲一瓣轻飞过",通过"慧相"和"妙莲"的意象,展现出词人对佛法智慧的领悟,仿佛一朵莲花瓣轻轻飘过,寓意着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贝帙清修,迦文香课"两句,"贝帙"指佛经,"清修"形容词人严谨的佛学修炼,"迦文香课"则指诵经烧香的修行功课,表达了词人对佛教修行的虔诚态度。"凭君到处参真果",词人邀请读者一同体验和领悟佛法的真谛。
最后两句"萧然瓢笠水云中,更何意向禅关坐",描绘出词人身披蓑衣,手持斗笠,在山水之间悠然自得,不再执着于禅定的修行,而是融入自然,享受宁静的生活。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禅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