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把描花旧帖焚,琐窗初遇薛灵芸。
从今若得金针度,绣出鸳鸯更示君。
尽把描花旧帖焚,琐窗初遇薛灵芸。
从今若得金针度,绣出鸳鸯更示君。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林朝崧所作的《答豁轩(其一)》。诗中,诗人以“尽把描花旧帖焚”起笔,表达了对过去繁琐艺术的摒弃,可能是对传统绣艺的革新态度。接着,“琐窗初遇薛灵芸”一句,薛灵芸可能象征着新的灵感或技艺的引入,暗示了诗人期待遇见创新者或新方法。
“从今若得金针度”借用金针度人的典故,寓意学习到高超的技艺,暗示诗人渴望得到传授,以便提升自己的绣艺水平。最后两句“绣出鸳鸯更示君”,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技艺精湛的愿景,即希望通过学习,能够创作出更为精美的作品,并且愿意展示给知己欣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传统与创新的思考,以及对技艺提升的渴望,展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忍炎销夏月,迎露入秋晨。
举目云之际,忽疑中有人。
下者披萝薜,上乃绝氛尘。
有鹤长供驭,无槎许问津。
伊我欲从游,遥遥未可亲。
晓昏自冥寞,且须鍊魄神。
聊当倚伏次,永却悔凶邻。
违忧君子德,贵患至人身。
以兹潜确意,攀缘日月轮。
玄感由贞吉,非此必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