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爱丘壑,结茅临翠微。
落花催蝶散,芳草逼春归。
流水自今古,白云无是非。
升沉看鱼鸟,独自倚柴扉。
野性爱丘壑,结茅临翠微。
落花催蝶散,芳草逼春归。
流水自今古,白云无是非。
升沉看鱼鸟,独自倚柴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居所的暮春景象,充满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之美。
首句“野性爱丘壑,结茅临翠微”展现了一位喜爱自然、崇尚简单生活的隐士形象,他选择在山间建造茅屋,面对着青翠的山色,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亲近和热爱。
“落花催蝶散,芳草逼春归”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落花飘零,吸引蝴蝶飞舞,而茂盛的芳草则暗示着春天即将结束,生机勃勃的景象中蕴含着时间的流转。
“流水自今古,白云无是非”通过流水和白云的意象,表达了时间的永恒和心灵的纯净,无论古今,水总是流淌不息,白云自由自在,象征着超越世俗的智慧和超脱。
“升沉看鱼鸟,独自倚柴扉”最后两句,诗人以鱼鸟的自由自在,反观自己的内心世界,无论是生活中的起起伏伏,还是外界的喧嚣,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独立,独自倚靠在茅屋的门扉上,享受这份宁静与自我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平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