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临沧观,西风扬子津。
峭帆何处泊,愁杀渡江人。
落日临沧观,西风扬子津。
峭帆何处泊,愁杀渡江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茫壮阔的江面景象,通过落日、西风、峭帆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情感氛围。
首句“落日临沧观”,以“落日”点明时间,夕阳西下,余晖洒满江面,给人一种时间流逝、万物归寂的感觉。“沧观”则暗示了观景地点的辽阔与古老,观者置身其中,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与自然的壮丽。
次句“西风扬子津”,“西风”不仅指自然界的风向,也暗含着一种离别的意味,西风吹过扬子津畔,似乎在诉说着别离的故事。扬子津作为古代重要的渡口,承载着无数人的离愁别绪和对未来的憧憬。
第三句“峭帆何处泊”,“峭帆”形象地描绘了江面上航行的船只,它们在波涛中显得格外坚韧与不屈。然而,这句中的“何处泊”却引出了一个未解之谜,让读者不禁为那些漂泊不定的船员们担忧,他们将何去何从?
最后一句“愁杀渡江人”,直接点明了主题——愁绪。渡江之人面对未知的旅程,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这不仅是对个体情感的描绘,也是对当时社会动荡、人生无常的一种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既有视觉上的震撼,也有心灵上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