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心草不死,去根柳亦荣。
独有失意人,恍然无力行。
昔为连理枝,今为断弦声。
连理时所重,断弦今所轻。
吾欲进孤舟,三峡水不平。
吾欲载车马,太行路峥嵘。
万物根一气,如何互相倾。
拔心草不死,去根柳亦荣。
独有失意人,恍然无力行。
昔为连理枝,今为断弦声。
连理时所重,断弦今所轻。
吾欲进孤舟,三峡水不平。
吾欲载车马,太行路峥嵘。
万物根一气,如何互相倾。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世间的无常和失意之情的深刻感慨。开篇“拔心草不死,去根柳亦荣”两句,通过对植物生长状态的描述,隐喻出即使是生命力极强的事物,一旦失去了其生存的根本,也会逐渐走向衰败。接着“独有失意人,恍然无力行”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失去了目标和动力的迷茫状态。
在“昔为连理枝,今为断弦声”两句中,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不同,表达了事物易逝、人世无常的哀伤之情。以前相互依存如同连理的枝条,现在却变成了断裂的琴弦,只能发出凄厉的声音。
“连理时所重,断弦今所轻”两句强化了这种对比,过去的联系和依赖曾经是那么珍贵,而现在的断裂则显得那么轻佻。
诗人接下来的表达“我欲进孤舟,三峡水不平。我欲载车马,太行路峥嵘”则转向了外界环境的困难和险峻,表明即使想要前进,也被周遭的不利条件所阻挠。
最后,“万物根一气,如何互相倾”则是诗人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相互制约和影响的感慨。尽管万事万物都来源于同一股生命之气,但却无法避免彼此之间的倾轧和冲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世事无常、人生困顿的悲哀情怀。
一雨恼春思,今朝得快晴。
水波随日动,麦浪受风平。
野意来无极,篮舆稳更轻。
抵家何事好,稚子亦驭迎。
昔日潮守有昌黎,恩波万顷横鳄溪。
五百年后得余令,棠阴上与韩本齐。
故家县谱熟展布,砉然牛刀优割鸡。
期年已报三异政,节爱堂扁焕新题。
手摩民瘼心隐痛,药石其具靳刀圭。
老农终岁不识吏,废畴荒陇皆锄犁。
邑有豪侠擅武断,缿筒告诉来髫齯。
仁者之勇一发露,爱苗亟欲芟稗梯。
谁为鼠辈巧道地,周道如砥生蒺藜。
公车未采舆人诵,端士先为横议挤。
朝中有语稍辨雪,言者愕立惜噬脐。
侯朝闻香花随去,丁壮鹧拜婴孩啼。
不知朝廷闻得否,天下贪吏浊如泥。
毁誉失真例如此,猜澜既倒谁能堤。
书生有舌不善佞,今拜东野头须低。
诗成翻恨天门远,何人乞我青云梯。
《二十韵潮阳宰余君实日华》【宋·王迈】昔日潮守有昌黎,恩波万顷横鳄溪。五百年后得余令,棠阴上与韩本齐。故家县谱熟展布,砉然牛刀优割鸡。期年已报三异政,节爱堂扁焕新题。手摩民瘼心隐痛,药石其具靳刀圭。老农终岁不识吏,废畴荒陇皆锄犁。邑有豪侠擅武断,缿筒告诉来髫齯。仁者之勇一发露,爱苗亟欲芟稗梯。谁为鼠辈巧道地,周道如砥生蒺藜。公车未采舆人诵,端士先为横议挤。朝中有语稍辨雪,言者愕立惜噬脐。侯朝闻香花随去,丁壮鹧拜婴孩啼。不知朝廷闻得否,天下贪吏浊如泥。毁誉失真例如此,猜澜既倒谁能堤。书生有舌不善佞,今拜东野头须低。诗成翻恨天门远,何人乞我青云梯。
https://shici.929r.com/shici/uxsxM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