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伯父上海令公八首·其五》
《哭伯父上海令公八首·其五》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归装行李逐轻蓬,八口仓皇计转穷。

廉吏遗踪传柱史,孤忠知巳只吴公。

游䰟风雪梅花后,掩泪山河杜宇中。

白骨黄垆长不朽,应留怒发矗西风。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的《哭伯父上海令公八首》中的第五首。诗中充满了对亡故伯父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

首句“归装行李逐轻蓬”,描绘了伯父离世后,其生前的行李物品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一般,无处安放,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离散。接着,“八口仓皇计转穷”一句,点明了伯父离世后,家中八口人陷入困境,生活变得艰难,表达了诗人对家庭遭遇不幸的深深忧虑。

“廉吏遗踪传柱史,孤忠知巳只吴公”两句,赞美了伯父为官清廉,品德高尚,即使在世时无人理解,但死后仍能留下清名,被后人铭记。同时,也暗示了伯父的忠诚与正直,只有少数知己如吴公能够真正理解并敬重他。

“游魂风雪梅花后,掩泪山河杜宇中”描绘了诗人想象伯父的灵魂在风雪交加的梅花之后游荡,心中充满悲伤,只能在山河之间默默哭泣。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诗人对伯父离世的哀痛,也寄托了对伯父精神的追思。

最后,“白骨黄垆长不朽,应留怒发矗西风”表达了诗人对伯父肉体虽已消逝,但精神永存的信念。即使伯父化为白骨,埋葬于黄土之下,他的精神和品格也将像怒发一样,在西风中屹立不倒,永远流传。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伯父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道德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湳牙山

险障南来独湳牙,天分夷獠与中华。

万盘山绕一丝路,百丈峰开千叶花。

毒雾障烟相映霭,鸟声人语共咿呀。

停骖每劳征南士,莫听啼猿苦忆家。

(0)

济阳登太白酒楼却寄施湖州

昔闻董糟丘,尝为李白天津桥南造酒楼。

人间二子不可见,唯有杰句挂余心肺烂烂珊瑚钩。

长安风沙住不得,南归再卧苏台秋。

泊舟济阳城,买酒销客愁。

登楼拜先生,进爵浇黄流。

知章不语先生笑,飞花乱扑过楼头。

金陵更无凤凰游,岳阳莫将黄鹤留。

乡关浮云蔽落日,题诗却寄施湖州。

余为先生牛马走,湖州乃是贺老俦。

西塞山,杜若洲,与尔相期钓鳌去,千年江海同悠悠。

(0)

为陈子复画扇戏题

长松荫高原,虚亭写清泚。

重重夕阳山,忽堕清谈里。

吾生溪壑心,苦受尘氛累。

昔从笔墨间,涂抹聊尔耳。

亦知不疗饥,性僻殊事此。

有如鱼吹沫,不自知所以。

世人不相谅,调笑呼画史。

纷然各有须,缣素盈案几。

袜材真足厌,研吮良自耻。

经旬一执笔,累岁不盈纸。

交游怪逋慢,往往遭怒訾。

岂知书生为,未可俗工拟。

五日画一石,十日画一水。

虽无王宰能,此例自可倚。

陈君乃何人,亦自向庸鄙。

一扇五更年,此负真缓矣。

吾方惧获怒,君顾得之喜。

一笑题谢君,贤于二三子。

(0)

过故沈丘王废苑

寂寞何王苑,荒凉废寝孤。

月临还玉砌,风振自金铺。

春暖狐交窜,天昏鹳独呼。

可怜台下柳,还对古城隅。

(0)

访龙洞

野情尘外惬,秋思马前生。

去雁迷山色,悬藤落涧声。

洞空千树响,云细一花明。

渐觉人踪绝,烟霞近赤城。

(0)

归田

疏贱何心与物猜,敝庐归去正蒿莱。

灌田渐解憎多事,种树方知养不才。

手录道经閒自诵,门临秋水晚慵开。

过从亦有邻翁语,又喜宽租诏令来。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