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装行李逐轻蓬,八口仓皇计转穷。
廉吏遗踪传柱史,孤忠知巳只吴公。
游䰟风雪梅花后,掩泪山河杜宇中。
白骨黄垆长不朽,应留怒发矗西风。
归装行李逐轻蓬,八口仓皇计转穷。
廉吏遗踪传柱史,孤忠知巳只吴公。
游䰟风雪梅花后,掩泪山河杜宇中。
白骨黄垆长不朽,应留怒发矗西风。
这首诗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的《哭伯父上海令公八首》中的第五首。诗中充满了对亡故伯父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
首句“归装行李逐轻蓬”,描绘了伯父离世后,其生前的行李物品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一般,无处安放,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离散。接着,“八口仓皇计转穷”一句,点明了伯父离世后,家中八口人陷入困境,生活变得艰难,表达了诗人对家庭遭遇不幸的深深忧虑。
“廉吏遗踪传柱史,孤忠知巳只吴公”两句,赞美了伯父为官清廉,品德高尚,即使在世时无人理解,但死后仍能留下清名,被后人铭记。同时,也暗示了伯父的忠诚与正直,只有少数知己如吴公能够真正理解并敬重他。
“游魂风雪梅花后,掩泪山河杜宇中”描绘了诗人想象伯父的灵魂在风雪交加的梅花之后游荡,心中充满悲伤,只能在山河之间默默哭泣。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诗人对伯父离世的哀痛,也寄托了对伯父精神的追思。
最后,“白骨黄垆长不朽,应留怒发矗西风”表达了诗人对伯父肉体虽已消逝,但精神永存的信念。即使伯父化为白骨,埋葬于黄土之下,他的精神和品格也将像怒发一样,在西风中屹立不倒,永远流传。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伯父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道德的深刻思考。
昔闻董糟丘,尝为李白天津桥南造酒楼。
人间二子不可见,唯有杰句挂余心肺烂烂珊瑚钩。
长安风沙住不得,南归再卧苏台秋。
泊舟济阳城,买酒销客愁。
登楼拜先生,进爵浇黄流。
知章不语先生笑,飞花乱扑过楼头。
金陵更无凤凰游,岳阳莫将黄鹤留。
乡关浮云蔽落日,题诗却寄施湖州。
余为先生牛马走,湖州乃是贺老俦。
西塞山,杜若洲,与尔相期钓鳌去,千年江海同悠悠。
长松荫高原,虚亭写清泚。
重重夕阳山,忽堕清谈里。
吾生溪壑心,苦受尘氛累。
昔从笔墨间,涂抹聊尔耳。
亦知不疗饥,性僻殊事此。
有如鱼吹沫,不自知所以。
世人不相谅,调笑呼画史。
纷然各有须,缣素盈案几。
袜材真足厌,研吮良自耻。
经旬一执笔,累岁不盈纸。
交游怪逋慢,往往遭怒訾。
岂知书生为,未可俗工拟。
五日画一石,十日画一水。
虽无王宰能,此例自可倚。
陈君乃何人,亦自向庸鄙。
一扇五更年,此负真缓矣。
吾方惧获怒,君顾得之喜。
一笑题谢君,贤于二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