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学迷三教,问者不知一。
合萼不结核,敷华何得实。
徒生高慢心,凌他非好毕。
坠落幽暗道,开闭牢深密。
一入百千年,万亿苦逼切。
对苦悔无知,方由堕慢媟。
至人善取譬,立志须明律。
英雄慢法时,焉知悔今日。
惰学迷三教,问者不知一。
合萼不结核,敷华何得实。
徒生高慢心,凌他非好毕。
坠落幽暗道,开闭牢深密。
一入百千年,万亿苦逼切。
对苦悔无知,方由堕慢媟。
至人善取譬,立志须明律。
英雄慢法时,焉知悔今日。
这首诗以寓言的形式,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惰性与傲慢所带来的后果。诗人通过“惰学迷三教”开篇,指出那些沉迷于自我,不愿学习,对宗教、哲学等知识一无所知的人,如同花朵虽美却无法结出果实。这种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行动与思考的重要性。
接着,“合萼不结核,敷华何得实”进一步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指出只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真正获得成果。而“徒生高慢心,凌他非好毕”则批评了那些自视甚高,轻视他人的人,他们往往因为傲慢而无法达到真正的成功。
“坠落幽暗道,开闭牢深密”描述了傲慢与惰性可能导致的负面结果,即陷入自我封闭的境地,无法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而“一入百千年,万亿苦逼切”则夸张地表现了这种状态的长期性和痛苦性。
最后,“对苦悔无知,方由堕慢媟”表达了对那些在痛苦中反思自己错误行为的人的同情,以及对那些因傲慢而迷失方向的人的警示。诗人呼吁人们要从错误中学习,改正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通过“至人善取譬,立志须明律”来指导自己的生活,追求正确的道德标准和目标。
“英雄慢法时,焉知悔今日”则提醒人们,即使在看似成功的道路上,也不能忘记谦逊和反思,否则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后悔不已。整首诗通过寓言故事,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的弱点和成长的必要性,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