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荒犹有渊明菊,囊涩宁求季子金。
老矣此身何处著,入山惟恐未能深。
径荒犹有渊明菊,囊涩宁求季子金。
老矣此身何处著,入山惟恐未能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淡泊心境与对自然山水的向往。首句“径荒犹有渊明菊”,借用了陶渊明爱菊的典故,表达了即使道路荒芜,仍有如陶渊明般追求高洁品质的心境。次句“囊涩宁求季子金”,以季子(即吴公子季札)的故事暗喻自己在贫困中不求富贵,宁愿保持清贫的生活态度。接着,“老矣此身何处著”一句,流露出岁月流逝、人生迟暮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对归隐山林的渴望。“入山惟恐未能深”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远离尘嚣、深入自然的向往,希望能在山林中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日常生活中的困顿与内心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南有刺蓐,又有刺竹。有刺竹矣,无刺蓐矣。
彼竹何族,有刺如簇。蹴之者瘃,天委彼酷。
谁使尔蹴,尔瘃谁讟。达者蹈足,恚者仄目。
斧斤俶俶,自贻伊蝮。天道好复,况利于竹。
南有刺竹,又有刺木。有刺木矣,无刺竹矣。
彼木何族,有刺如簇。触之者衄,天委彼酷。
谁使尔触,尔衄谁讟。达者鼓腹,歜者裂肉。
斧斤畟畟,自贻伊毒。天道好复,况利于木。
边上事千种,袖中书一编。
曳裾逢白眼,骧首隔青天。
又辍安刘手,而撑访戴船。
严公犹欠士,应辟老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