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怨穷并佚,能安小与卑。
何须立奇节,展季即吾师。
不怨穷并佚,能安小与卑。
何须立奇节,展季即吾师。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中的第二首,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一种超脱与豁达。其中,“不怨穷并佚,能安小与卑”表明诗人对贫穷和低微的地位持有一种接纳的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够心安理得地接受平凡和低下的境遇。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何须立奇节,展季即吾师”则表达了对待名节的看法,认为不必刻意去追求那些轰轰烈烈、世人瞩目的奇特节操,只需顺其自然地做好自己,就如同时光一般,无声无息却让人敬仰。这也体现出诗人对于生活的一种顺应和自然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平凡生活的肯定和对名节的淡然,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哲学思考。
君不见游尘着空生九州,人其中间悬两眸。
杨花化萍无根蒂,风消水长东西流。
红南下湿人易老,过尽岁年还草草。
长留白日照人间,榆柳浮生转枯槁。
毬纹带绕千花黄,青娥攒眉眉细长。
莫言一尊千万寿,乃翁身命属渠手。
长安城中鬼笑人,水底纸钱能不朽。
今人不见古人心,古人不见今人事。
天上若无长生人,即是古人都尽死。
金凫银雁满江湖,神光夜夜开黄垆。
年经月纬三百卷,平生欲作何人书。
古人去去留不得,我些古人三太息。
今人莫诧山石牢,更后十年人不识。
问春春不语,谩新绿、满芳洲。
记历历前游,看花南陌,命酒西楼。
东风翠红围绕,把功名、一笑付糟丘。
醉里了忘身世,吟边自负风流。风流。莫莫复休休。
白发渐盈头。怅十载重来,略无欢意,惟有闲愁。
多情向人似旧,但小桃、婀娜柳纤柔。
望断残霞落日,水天拍拍飞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