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楼春·其四大石》
《玉楼春·其四大石》全文
宋 / 周邦彦   形式: 词  词牌: 玉楼春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

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

(0)
注释
桃溪:指桃源溪,象征美好的地方。
从容:悠闲自在。
秋藕:秋天的莲藕,象征断绝的缘分。
赤阑桥:红色栏杆的桥,代指昔日相聚之地。
黄叶路:落叶铺满的小路,暗示凄凉的环境。
列岫:排列的山峰。
雁背夕阳:大雁背对着落日,寓言离别。
红欲暮:夕阳西下,天色昏暗。
风后入江云:秋风吹过后,江面上的云彩。
雨余黏地絮:雨后粘附地面的飞絮,比喻深情难舍。
翻译
桃溪不再悠闲停留,秋天的莲藕已断无续长之处。
当初在赤阑桥等候你,如今独自漫步黄叶铺的小径。
烟雾中的山峦数不清,大雁背对夕阳,天色渐近黄昏。
人如秋风过后的江面孤云,情感如同雨后粘地的飞絮般难以割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玉楼春·其四》。诗人以桃溪和秋藕为象征,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如今孤独无依的情感。首句“桃溪不作从容住”描绘了昔日与佳人共游的情景,而“秋藕绝来无续处”则暗示了那段关系已无法延续。接下来,诗人回忆起在赤阑桥的相待,与现今独自漫步黄叶路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深深的落寞。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两句,通过描绘远处山峦在烟雾中的朦胧景象和归雁映照着夕阳的凄美画面,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围。最后,“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风后的孤云,飘摇不定,而情感则如雨后粘地的飞絮,难以割舍,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哀愁和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借景抒怀,展现了词人对旧日恋情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具有浓厚的感伤色彩。

作者介绍
周邦彦

周邦彦
朝代:宋   字:美成   号:清真居士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056年-1121年

周邦彦(1057—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神宗赵顼元丰初,在汴京作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描述当时汴京盛况,歌颂了新法,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以后十馀年间,在外飘流,作过庐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在今江苏省)县令等。哲宗赵煦绍圣三年(1096)以后,又回到汴京,作过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官。
猜你喜欢

题镇南门城楼

排空雉堞接层楼,薄暮登临万古愁。

红树一村蒲甸晚,黄云满地僰田秋。

江通平缅蛮烟重,山耸高峰素雾收。

极目乡关何处是,西风衰草思悠悠。

(0)

林塘佳趣

自脱荷衣别五湖,秋风几度惜莼鲈。

玉堂酒醒青绫薄,空忆林塘旧钓徒。

(0)

赋旭庵

晨光散馀霭,大明丽东方。

伊人慎修为,从容整冠裳。

四檐萃虚白,开卷思遑遑。

寸阴惜轻逝,宴安当预防。

天君贵操存,待旦知自强。

矫首对初晖,盎然乐无央。

孰云虎臣裔,践迹能升堂。

勖哉勿异途,黾勉趍周行。

(0)

读裕之弟诗藁有莺声柳巷深之句漫题三诗其后·其三

传家诗学在诸郎,剖腹留书死敢忘。

背上锦囊三箭在,直须千古说穿杨。

(0)

少有吟诗癖,吟来欲白头。

科名不肯换,家事几曾忧。

含咀将谁语,研摩若自雠。

百年閒伎俩,直到死时休。

(0)

雨后

十日山中雨,今朝见夕阳。

乾坤觉清旷,草棘有辉光。

竹影摇残滴,松声送晚凉。

南窗聊自适,无用说羲皇。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