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脂新染出,剪刻费天工。
叶少何妨绿,枝繁不厌红。
绮霞当眼烂,风雨转头空。
唯有亭前竹,青青四季同。
燕脂新染出,剪刻费天工。
叶少何妨绿,枝繁不厌红。
绮霞当眼烂,风雨转头空。
唯有亭前竹,青青四季同。
这首宋代诗人郭印的《绕红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首句“燕脂新染出”以比喻手法,形容花朵如刚染上胭脂般娇艳欲滴,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剪刻费天工”则赞美了园艺师的技艺精湛,仿佛花朵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叶少何妨绿,枝繁不厌红”两句,通过对比绿叶与红花,表达了即使叶子稀疏,绿色依然清新;而花枝繁茂,红色更显热闹,展现了春天的丰富色彩和盎然情趣。
“绮霞当眼烂”将花朵比作灿烂的彩霞,进一步渲染了花朵的绚丽,如同美丽的朝霞映入眼帘。然而,“风雨转头空”又暗示了自然的无常,提醒人们美好的事物易逝,转瞬即逝。
最后,诗人以“唯有亭前竹,青青四季同”作结,将焦点转向坚韧不屈的竹子,它无论春夏秋冬,始终保持着翠绿的颜色,象征着恒久不变的忠诚与坚韧。整首诗寓情于景,既有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也包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