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庐山山阳七咏·其六三峡石桥》
《游庐山山阳七咏·其六三峡石桥》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三峡波涛饱溯沿,过桥雷电记当年。

江声仿佛瞿唐口,石角参差滟滪前。

应有夜猿啼古木,已将秋叶作归船。

老僧未省游巴蜀,松下相逢问信然。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游庐山山阳七咏·三峡石桥》。诗人以三峡石桥为背景,描绘了过往经历的壮丽景象和历史沧桑。首句“三峡波涛饱溯沿”展现了长江三峡汹涌澎湃的水势,诗人亲身经历过这激流险滩,印象深刻。接下来的“过桥雷电记当年”则通过雷电的形象,回忆起当时过桥时的惊心动魄。

“江声仿佛瞿唐口,石角参差滟滪前”两句,诗人运用比喻,将江水之声比作瞿唐峡的涛声,石桥的形状形容为参差不齐的滟滪堆,形象生动地再现了三峡的险峻地形。接着,“应有夜猿啼古木”描绘出夜晚山林中猿猴哀鸣的凄凉画面,增添了神秘感。

最后,“已将秋叶作归船”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落叶象征着岁月如梭,也暗示着诗人对归乡的渴望。结尾处,“老僧未省游巴蜀,松下相逢问信然”,诗人以老僧的身份,表达自己并未亲历巴蜀之游,却在庐山松下与人谈起此事,显得颇有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三峡石桥的历史风貌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浣溪沙.寿云间宗人五十,宗人为相国曾孙,年少从军,兼工书法

青鬓童颜五十人。征衫空染洛阳尘。

还看使酒傲平津。

丹鼎乍调云母屑,蛮笺初写洛川神。

右军书法是前身。

(0)

风入松.吊秦淮

板桥风景艳当年。花月斗婵娟。

画船省识青溪路,惯停桡、丁字帘前。

十里香尘不断,而今付与颓垣。莺啼蝶怨晚芳天。

何处拾遗钿。杨花飘落浑无主,一团团、乱扑溪烟。

应有白头词客,旧愁弹上新弦。

(0)

百字令.黄夭荡用东坡赤壁韵

长江千里,到黄天荡口、别开风物。

水立云垂天异色,返照江翻石壁。

大将楼船,美人桴鼓,千载涛驱雪。

中流凭吊,古今有数人杰。

记我小住西湖,荒坟拜岳,归棹迟迟发。

末路英雄驴背稳,多少壮怀消灭。

狱底埋冤,亭边挹翠,生死争毫发。

临江酾酒,江心涌起明月。

(0)

望江南.新月

新月上,影恰二分宜。

两地情怀凭管领,一分照我一分伊。脉脉此相思。

(0)

上西平.谭开子贻画并赋西平乐词,见讯志谢

叹年华,看不尽,短亭花。更冬残、雪后停车。

问谁相忆,寄来满幅是烟霞。

分明指有,西陵渡口人家。

沧洲近,知何处,空历遍,路途赊。

念君也、留滞西平,思时便望,望时还见暮云遮。

何年携我,向青山、麓碧湖涯。

(0)

行香子.即事

晚色烟和。鸟散庭柯。听街头、击破吹螺。

酒阑送客,夜火星罗。幡幢引处,看蝶演,似莺梭。

法轮常转,五方何处,现维摩、试问禅那。

作天魔舞,于意云何。香坛行过,随啸咏,且婆娑。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