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过人事简,驾言适我庐。
一茶啜未终,童仆促回车。
揽之不肯住,答我有所趋。
十朝不一见,为我惜须臾。
昨夜梦君来,相见但踌躇。
翻思梦中言,展转一字无。
节过人事简,驾言适我庐。
一茶啜未终,童仆促回车。
揽之不肯住,答我有所趋。
十朝不一见,为我惜须臾。
昨夜梦君来,相见但踌躇。
翻思梦中言,展转一字无。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与姜用贞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姜用贞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相聚时光的珍惜。
首句“节过人事简,驾言适我庐”,点明时节已过,人情事态变得简单,诗人驾车前往友人的住所。接着,“一茶啜未终,童仆促回车”描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只饮了一杯茶便匆匆离别的情景。这反映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相聚时间的珍视。
“揽之不肯住,答我有所趋”表明友人虽不舍,但仍因有急事需离开,诗人理解并尊重。接下来,“十朝不一见,为我惜须臾”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长时间不见的遗憾,同时也对短暂相聚时光的珍惜之情。
最后,“昨夜梦君来,相见但踌躇。翻思梦中言,展转一字无”则通过梦境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在梦中相逢,也只留下犹豫和沉默,没有一句言语,更显出两人情感的深沉与复杂。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相聚的难得,读来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