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贤流寓此天涯,宋代衣冠称世师。
祠枕碧江烟郭外,路连衰草野桥西。
石挥尘土辨芳赞,花落海棠非昔时。
寂寞江山剩华藻,瞻依空有粤人思。
二贤流寓此天涯,宋代衣冠称世师。
祠枕碧江烟郭外,路连衰草野桥西。
石挥尘土辨芳赞,花落海棠非昔时。
寂寞江山剩华藻,瞻依空有粤人思。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翁万达所作,名为《秦少游馆有晁无咎先生石像掘土得之有赞》。诗中描绘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敬仰之情,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慨。
首联“二贤流寓此天涯,宋代衣冠称世师”,开篇即点出两位历史人物的流离失所,同时赞誉他们如同宋代的衣冠,是时代的楷模和导师。这种对比手法,既展现了人物的非凡品质,也暗示了他们的命运多舛。
颔联“祠枕碧江烟郭外,路连衰草野桥西”,通过描绘祠堂的位置环境,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苍凉的氛围。碧江、烟郭、衰草、野桥,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仿佛是两位贤者的灵魂栖息之所。
颈联“石挥尘土辨芳赞,花落海棠非昔时”,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石像上的尘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而花落海棠,则暗喻着美好时光的逝去,以及对往昔辉煌的追忆。
尾联“寂寞江山剩华藻,瞻依空有粤人思”,表达了诗人面对江山依旧,但物是人非的感慨。华藻在这里象征着历史的辉煌与文化的璀璨,而“粤人思”则指向了对岭南地区乃至整个南方文化的深深眷恋与思考。整首诗在赞美与缅怀中,蕴含着对历史、文化、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子有婉微句,藏之平淡间。
想子无愠色,熙熙好容颜。
吉人罕暴戾,详缓心自閒。
吾知子用意,欲挽陶韦还。
欲以静息竞,欲以柔镌顽。
坐使听者心,悠然和且安。
子来索我语,我与子无言。
评茶及品水,此事在舌端。
还有分别否,归鸿没远天。
性不耐喧聒,况遭疥痒牵。
此物有朋党,一搔千窍连。
幽阴及肘股,烂漫罗胁肩。
城狐及社鼠,不如汝穴坚。
蚁虱犹外患,尔独腠理穿。
百药既不醒,取说聊自完。
闲邪自检束,敛容如见贤。
彼亦畏天理,亦有负其顽。
既不废谈笑,亦不妨食眠。
万事贵隐忍,此方老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