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细方梅夏,风高已麦秋。
应怜百花尽,绿叶暗红榴。
雨细方梅夏,风高已麦秋。
应怜百花尽,绿叶暗红榴。
这是一首描绘夏季景色的诗句,表达了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怜悯之情。诗人通过细雨中的梅花和高风中已成熟的麦子,勾勒出夏日的意象。接着,“应怜百花尽”一句,流露出对那些已经凋零的花朵的惋惜之心,这些花朵在时光的流转中悄然谢去,而“绿叶暗红榴”则是对尚存的夏果——如榴莲等带有绿色叶子和红色果实的植物,给予特别的关注。
诗句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生不息变化的深刻感悟。同时,这种对过往美好的留恋,也隐喻着诗人对于逝去时光的珍惜与怀念。在这里,苏轼以其特有的意境和情感,勾画出一个充满哲理与情趣的夏日图景。
卷绣帘、梧桐秋院落,一霎雨添新绿。
对小池闲立残妆浅,向晚水纹如縠。
凝远目。
恨人去寂寂,凤枕孤难宿。
倚阑不足。
看燕拂风檐,蝶翻露草,两两长相逐。
双眉促。
可惜年华婉娩,西风初弄庭菊。
况伊家年少,多情未已难拘束。
那堪更趁凉景,追寻甚处垂杨曲。
佳期过尽,但不说归来,多应忘了,云屏去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