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宴朝臣元夕后,灯筵排日答韶年。
共欣高阁犹馀泽,可识明廷要尚贤。
蓂叶那真一已落,桂轮才欠秒来圆。
土膏欲动省耕候,相悦招声在徵弦。
例宴朝臣元夕后,灯筵排日答韶年。
共欣高阁犹馀泽,可识明廷要尚贤。
蓂叶那真一已落,桂轮才欠秒来圆。
土膏欲动省耕候,相悦招声在徵弦。
这首诗描绘了上元节后一日宫廷宴请朝臣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皇家气派和节日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精心布置与热烈气氛,以及对贤能之士的推崇。
首联“例宴朝臣元夕后,灯筵排日答韶年”,点明了宴会的背景和目的,即在元宵节后的例行宴会上,通过精心布置的灯筵,表达对新一年的庆祝和对朝臣的答谢之意。这里不仅体现了皇家的礼仪之重,也蕴含着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许。
颔联“共欣高阁犹馀泽,可识明廷要尚贤”,进一步表达了宴会的主旨——共同欢庆之余,不忘推崇贤能之士。这不仅是对宴会参与者的一种肯定,也是对整个朝廷重视人才、崇尚贤德的颂扬。
颈联“蓂叶那真一已落,桂轮才欠秒来圆”,巧妙地运用自然界的物象,以蓂叶的凋零象征时间的流逝,以桂轮(月亮)的未满比喻尚未完全实现的目标或期待。这两句既是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也是对未来圆满的期盼。
尾联“土膏欲动省耕候,相悦招声在徵弦”,则将话题转向农事和音乐,暗示了对春耕时节的准备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通过“徵弦”这一乐器的比喻,表达了人们在享受宴会的同时,心中仍怀有对国家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清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庄重,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理想,是清代宫廷文化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