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溪头问草堂,名山不隐又还乡。
画船邀客湖光近,金刹题诗竹影凉。
帷幄十年心最苦,幅巾三径意何长。
不知听罢山阳笛,泪向南云落几行。
九曲溪头问草堂,名山不隐又还乡。
画船邀客湖光近,金刹题诗竹影凉。
帷幄十年心最苦,幅巾三径意何长。
不知听罢山阳笛,泪向南云落几行。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寄给友人刘彦炳的作品,通过对九曲溪畔草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友情的深深怀念。首句“九曲溪头问草堂”,以溪边的草堂为引子,勾起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次句“名山不隐又还乡”则透露出诗人虽然曾游历名山,但最终选择回归故乡的情感。
第三句“画船邀客湖光近”,通过画船和湖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朋友在湖上的惬意时光,体现了友情的温馨。第四句“金刹题诗竹影凉”,则写在寺庙中题诗的情景,借竹影的清凉,寓言了心境的宁静。
颈联“帷幄十年心最苦”,回顾了诗人过去的十年,可能经历了仕途的艰辛或人生的困苦,而“幅巾三径意何长”则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过简朴生活的愿望。尾联“不知听罢山阳笛,泪向南云落几行”,以笛声引发的思乡之情作结,泪水如南云般落下,感人至深。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山水、草堂、画船、寺庙等意象,展现了诗人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闻钟寻古刹,高入白云层。
北极诸天拥,中原一气凭。
摄衣凌恍忽,飞磴插崚嶒。
不谢菩提树,常明慧远灯。
双星垂井动,片石抱蟾升。
怒鬣摇风桧,残鳞坼雨藤。
劫灰曾铁马,迷路有金绳。
忽忆宸游事,千林色倍增。
汝今行年已半百,红颜欲皴鬓强白。
人间治否岂系汝,胡不归来长局蹐。
祗园山水天与开,酉馆图书世希识。
苍松翠竹月何限,酒美茶香春斗碧。
行间字字挟风霜,句里声声戛金石。
莫言七尺世长物,借汝暂作千秋宅。
岂惟千秋借七尺,九友凭谁吐颜色。
只今为汝进一言,微吟浅斟缩脚眠,归兮且夺天公权。
卿云英英,出自方东。絪缊之组,昭回有融。
君曰自帝,臣曰自君。上下攸格,无微不通。
正直维弼,诡随无容。庶邦之庆,万姓之祯。
卿云丽丽,东方自出。鞙其有长,矫如凤翼。
天不爱宝,维帝成之。下民徂饥,我是用刺。
璨璨天章,而莫可食。卿云皇皇,瞻言在南。
载机载杼,天孙之将。绚其綵矣,在天之纲。
望不可即,胡莫以裳。卿云其蔚,载瞻其瑞。
缅彼有怀,我心如缕。下民孔艰,槁其穑事。
维云变态,卷舒朝莫。载发其祥,好风好雨。
今者之兆,来者之惠。
君不见陇山萧索秋云高,山巅朱凤鸣嗷嗷。
侧身长顾求其曹,万古云霄一羽毛。
君不见潇湘洞庭虚映空,中有云气从飞龙。
天地黤惨忽异色,万斛之舟行若风。
英雄有时亦如此,揽环结佩相终始。
凤臆龙鬐未易识,青眼高歌望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