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峰南一寺,最胜是仙源。
峻坂依岩壁,清泉泄洞门。
金函崇宝藏,玉树閟灵根。
寄谢香花叟,高踪不可援。
碧峰南一寺,最胜是仙源。
峻坂依岩壁,清泉泄洞门。
金函崇宝藏,玉树閟灵根。
寄谢香花叟,高踪不可援。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佛寺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寺庙布局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这座寺院的赞美之情。
“碧峰南一寺,最胜是仙源”两句设置了全诗的意境,将寺院置于碧绿的山峰之下,强调了这里环境的清幽与神秘。"最胜"表明这寺庙在众多地方中尤为出色,而"仙源"则赋予了这里超凡脱俗的气息。
接下来的“峻坂依岩壁,清泉泄洞门”进一步描绘了寺院所处的自然景观。"峻坂"形容山路陡峭,"依岩壁"则说明寺院紧邻岩石而建,而"清泉泄洞门"则描写了清澈的泉水从山间流淌,通过洞穴中穿行,最终汇成一道美丽的溪流。
“金函崇宝藏,玉树閟灵根”两句则转向寺内的景象。"金函崇宝藏"可能指的是寺内珍贵的佛教文物或经典被妥善收藏,而"玉树閟灵根"则形容寺院中生长着珍贵的玉质之树,传达了一种神圣与高洁的气息。
最后,“寄谢香花叟,高踪不可援”表达了诗人对于寺庙主持或某位德高望重者的敬意。"香花叟"可能是对某位僧侣的尊称,而"高踪不可援"则强调了这位人物德行高尚,令人难以企及。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寺院外自然景观和内在精神文化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崇高纯洁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