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学非难力学难,未容只作等閒看。
六经浩浣宜深索,万象殷繁可静观。
泉未及时那是井,神无完处岂成丹。
若云事内俱忘外,张子无劳作订顽。
向学非难力学难,未容只作等閒看。
六经浩浣宜深索,万象殷繁可静观。
泉未及时那是井,神无完处岂成丹。
若云事内俱忘外,张子无劳作订顽。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吴琏所作,名为《何时矩作振蒙论并诗一章示余因次其韵一首及作古诗一章复其意》。诗中探讨了学习与实践、内在与外在的关系,以及对知识的深入探索和对事物的静观思考。
首句“向学非难力学难”,指出学习理论并非难事,真正的挑战在于将理论付诸实践。接下来,“未容只作等閒看”强调了学习不应轻视,而应认真对待。接着,“六经浩浣宜深索”提到《六经》这样的经典著作需要深入研究,以求得真谛。“万象殷繁可静观”则倡导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冷静,细心观察,以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泉未及时那是井”这一句,以泉水比喻知识的源泉,强调时机的重要性,只有在恰当的时候汲取知识,才能真正成为一股活水。“神无完处岂成丹”则通过类比,说明人无完人,但追求完善的精神是值得推崇的。“若云事内俱忘外,张子无劳作订顽”最后两句,提出了一种内外兼修的观点,认为在专注于内在修养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外部世界的观察与实践,以此达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学习、实践、自我完善以及内外平衡的深刻思考,鼓励人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既要深入探索内在世界,也要关注外部环境,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贡献的和谐统一。
西川富名迹,士也多卓谊。
夕郎矫矫姿,振履足馀地。
声吹玉垒云,思掩金闺吏。
拟之古铜镜,持以照妖魅。
严程下巫峡,观者日鳞比。
伏枕一见之,使我发潜愧。
肆口论疮痍,恻恻念枯瘁。
遗我刀圭方,琼玫不足譬。
感兹眷切怀,冻席失沉痹。
细玩蕲水章,衰颜动春睟。
忆昔弘治间,米鲁妖妇起。
虔刘我民人,蹂躏我边鄙。
藩镇不度时,提兵欲湔洗。
万骑渡盘江,列营劄山里。
自谓鞭虽长,不及马腹耳。
岂知徵侧奸,凶暴虎狼似。
夜半鼓噪来,营骑尽披靡。
藩镇就缚束,半成鱼肉糜。
师徒弃甲兵,亡命赴江水。
有如倒戈势,江水皆赤紫。
又如武安残,尽陷一坑死。
至今行者过,骷髅作人语。
秽气熏穹壤,水声悲不止。
惟我皇赫怒,命将征师旅。
一鼓胁从降,再鼓魁渠缢。
草木回光辉,报功雪前耻。
嗟兵以毒民,贵在不得已。
不戢将自焚,舆尸乃弟子。
今观太平久,疮痍犹未愈。
三苗本犬羊,要之在抚理。
抚后虐则雠,古今无二致。
作诗告仆夫,兵事勿轻启。
《渡盘江有感》【明·王缜】忆昔弘治间,米鲁妖妇起。虔刘我民人,蹂躏我边鄙。藩镇不度时,提兵欲湔洗。万骑渡盘江,列营劄山里。自谓鞭虽长,不及马腹耳。岂知徵侧奸,凶暴虎狼似。夜半鼓噪来,营骑尽披靡。藩镇就缚束,半成鱼肉糜。师徒弃甲兵,亡命赴江水。有如倒戈势,江水皆赤紫。又如武安残,尽陷一坑死。至今行者过,骷髅作人语。秽气熏穹壤,水声悲不止。惟我皇赫怒,命将征师旅。一鼓胁从降,再鼓魁渠缢。草木回光辉,报功雪前耻。嗟兵以毒民,贵在不得已。不戢将自焚,舆尸乃弟子。今观太平久,疮痍犹未愈。三苗本犬羊,要之在抚理。抚后虐则雠,古今无二致。作诗告仆夫,兵事勿轻启。
https://shici.929r.com/shici/cwI6QB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