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山花落幔颜,不知身在翠云间。
食寒到处雨复雨,客里归来山又山。
□□孤灯闲□□,无心栖鸟暮忘还。
世情分逐流年去,只有诗情老更悭。
坐看山花落幔颜,不知身在翠云间。
食寒到处雨复雨,客里归来山又山。
□□孤灯闲□□,无心栖鸟暮忘还。
世情分逐流年去,只有诗情老更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自然之中的独特感受与心境。首联“坐看山花落幔颜,不知身在翠云间”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静坐观花,仿佛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身心皆与翠绿的云雾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颔联“食寒到处雨复雨,客里归来山又山”则通过描述旅途中的风雨和归途所见的连绵山脉,暗示了人生的旅途充满变数与挑战,但无论身处何地,山川依旧,象征着不变的自然规律与永恒的精神追求。
颈联“□□孤灯闲□□,无心栖鸟暮忘还”中,“孤灯”与“无心栖鸟”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孤独而明亮,后者自由而不羁。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某种疏离感。
尾联“世情分逐流年去,只有诗情老更悭”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指出世事变迁,唯有诗歌能永恒地记录和表达情感。诗人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活的感悟更加深刻,而这种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正是通过诗歌得以传承和表达的。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珍视,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吾家老乌圆,斑斑异今古。
抱负颇自奇,不尚威与武。
坐卧青毡旁,优游度寒暑。
岂无尺寸功,卫我书籍圃。
去年我移家,流离不宁处。
孤怀聚幽郁,睹尔心亦苦。
时序忽代谢,世事无足语。
花林蜂如枭,禾田鼠如虎。
腥风正摇撼,利器安可举?
形影自相吊,卷舒忘尔汝。
尸素慎勿惭,策勋或逢怒。
折尽荼蘼,尚留得、一分春色。
还记取、青梅如弹,共伊同摘。
少日对花昏醉梦,而今醒眼看风月。
恨牡丹、笑我倚东风,形如雪。人渐远,君休说。
榆荚阵,菖蒲药。算不因风雨,只因鶗鴂。
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
也不因、春去有闲愁,因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