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江江水远连天,江畔家家系渡船。
泛宅浮家成海市,夜潮来往枕函边。
暹江江水远连天,江畔家家系渡船。
泛宅浮家成海市,夜潮来往枕函边。
这首诗描绘了暹罗江(即今之湄南河)沿岸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异域风情与生活气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水与天空相连的壮阔景象,以及江畔人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状态。
首句“暹江江水远连天”,开篇即以“暹江”点明地点,通过“江水远连天”的宏大场景,营造出一种辽阔无垠的视觉效果,暗示了河流的悠长与自然界的广阔。这种景象不仅令人感受到地理空间的延展,也暗含着对远方未知世界的遐想。
接着,“江畔家家系渡船”一句,将视角从宏大的自然景观转向了人间烟火,描绘了一幅家家户户在江边系泊船只的生动画面。这不仅是对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直接呈现,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泛宅浮家成海市”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在这里,“泛宅浮家”形象地描述了人们以舟为家、随波逐流的生活方式,仿佛整个江面都成为了流动的市场,充满了生活的活力与多样性。“海市”一词则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江面上的景象比作海市蜃楼,既赞美了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也隐含了对这种生活方式中蕴含的诗意与美感的欣赏。
最后,“夜潮来往枕函边”一句,将时间的维度引入,描绘了夜晚潮水涨落的情景,与白天的繁忙形成对比,展现出一天之中不同时间的动态变化。同时,“枕函边”这一细节,巧妙地将读者带入到一个更加微观的视角,让人仿佛能听到潮水轻轻拍打岸边的声音,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祥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暹罗江沿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独特的地域风貌和人文特色,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古人制昏礼,所贵在人伦。
冠笄年既迈,受币方交亲。
后世虽偷薄,十中五犹遵。
如何至今日,彝典俱湮沦。
男痴已合配,女幼皆成姻。
安知虑夭寿,奚暇占吉辰。
媒妁走市井,鼓吹喧城闉。
百年祗仓卒,大事为因循。
问之何遽然,诏云选佳人。
传闻至太甚,意失非本真。
正道难化俗,讹言易惑民。
于初苟不慎,其末弊将臻。
寄声秉钧者,风俗何时淳。
南山树影糊轻煤,北山云花玉崔嵬。
绝怜我辈少姿媚,幻此异景穷奇瑰。
湖光山色两愁绝,更挟新雨除飞埃。
千年龙公睡忽醒,顷刻驾浪鞭春雷。
我生倦游端有意,陈迹黯澹漫苍苔。
拟将铁笛写清怨,复恐翠袖含馀哀。
主人似怪不解乐,故结胜侣携尊罍。
翩翩六鹤舞晴翮,华表清唳云光开。
绝怜山鸡强联翼,照水寒影空徘徊。
谢公屐齿殊济胜,偪仄蓬宇徒低摧。
娟娟新青故堤柳,片片轻白孤山梅。
春风佳游讵易得,相与一笑同衔杯。
容膝坐小轩,野兴厌廊庑。
潺潺水竹幽,寓此得佳趣。
忧道轻黄金,身外何足虑。
水镜莹无尘,竹圃自烟雨。
幽栖虽寡徒,笔砚可同处。
更喜芋区旁,尚有种瓜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