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衣千仞上,渺渺御天风。
道遇餐霞子,山回采药翁。
石楼晴复雨,野径断还通。
榻古荒苔没,庵残乱草封。
秋云半岭白,海日五更红。
恍惚闻仙乐,依稀驾彩虹。
麻姑分竹叶,玉女献芙蓉。
从此忘归路,优游四百峰。
振衣千仞上,渺渺御天风。
道遇餐霞子,山回采药翁。
石楼晴复雨,野径断还通。
榻古荒苔没,庵残乱草封。
秋云半岭白,海日五更红。
恍惚闻仙乐,依稀驾彩虹。
麻姑分竹叶,玉女献芙蓉。
从此忘归路,优游四百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飞云顶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超凡体验。开篇“振衣千仞上,渺渺御天风”以雄浑之笔描绘出登山者的豪迈气概和凌云壮志,仿佛能驾驭天风,直入云霄。接着,“道遇餐霞子,山回采药翁”,诗人偶遇仙人,与之同行,增添了神秘色彩,也暗示了此行的非凡意义。
“石楼晴复雨,野径断还通”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多变与挑战,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不定。而“榻古荒苔没,庵残乱草封”则描绘了山中古迹的荒凉与沧桑,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秋云半岭白,海日五更红”将时间与空间巧妙结合,秋云与晨曦分别在山腰与海平线上展现出不同的色彩,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活力。接下来,“恍惚闻仙乐,依稀驾彩虹”则进一步渲染了仙境般的氛围,仿佛置身于神话之中,充满了奇幻与浪漫。
最后,“麻姑分竹叶,玉女献芙蓉”运用典故,麻姑与玉女是传说中的仙女,她们的出现不仅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从此忘归路,优游四百峰”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迷恋与不舍,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登山之旅,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博物君子识览精,包罗错综能成文。
夫何吴兴载庆豫,慨然谱竹拟诸形。
非草非木言甚決,品类繁夥难尽说。
九江五岭多逸遗,维此方君更无别。
隐彩韬名志行坚,万里临邛族最寒。
文饶携来甘露寺,声价压倒万琅玕。
眼节须牙如积累,四面楚歌对出莫与比。
不有芝田纪录详,后世莫知深可耻。
我闻此说亦相仍,未尝亲得见觚稜。
江东使者返行部,招徠节士番中分。
个个折旋皆中矩,什什来归敬岩所。
有匪良朋保岁寒,凛然如对齐充父。
后山居士知其然,心事曾将诗句传。
老来不复人间事,寄语山翁莫削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