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过夏人遥,吟秋恨积,因度此阕,以纾离怀》
《点绛唇.过夏人遥,吟秋恨积,因度此阕,以纾离怀》全文
清 / 许诵珠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月怨花悲,翠帘荡漾云垂地。赋情将寄。

泪沁相思字。独掩深闺,且把丝桐理。琴声细。

塞鸿孤唳。影落潇湘水。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凄美幽静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月怨花悲,翠帘荡漾云垂地。” 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哀怨的氛围,月光似乎也在为花儿的凋零而叹息,翠绿的帘幕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天边的云朵也低垂到了地面。这种景象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寂寥,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悲凉。

“赋情将寄,泪沁相思字。” 主人公试图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文字之中,但泪水却渗透在每一个字里行间,这不仅是对相思之情的直接表达,也是情感无法言说时的一种宣泄。

“独掩深闺,且把丝桐理。” 在深深的闺房里,主人公独自一人,抚弄着琴弦,琴声细碎,似乎在诉说着她内心的孤独与忧伤。这里运用了“丝桐”这一传统意象,象征着音乐与情感的连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琴声细。塞鸿孤唳。影落潇湘水。” 琴声细如丝线,与远处孤鸣的鸿雁之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空灵而又哀婉的旋律。鸿雁的孤鸣,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寓意着远方的思念与呼唤。最后,“影落潇湘水”,主人公的身影仿佛融入了流淌的湘江水中,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情感的深沉与持久。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世界,展现了主人公在离别之中的孤独与深情。

作者介绍

许诵珠
朝代:清

许诵珠,字宝娟,自号悟空道人,海宁人。江苏督粮道梿季女,举人归安朱镜仁室。
猜你喜欢

阳春曲.春江题梦

绮罗丛,芳菲节,春到梦中乡国。

凝澹画楼人,行云断、翠袖重倚暮寒恻。

几年相忆、曾醉蹋、凤城灯夕。

谁念繫月黏花,仗东风、总愁无力。

怅流水钿车,繁华地。空冷落、珠尘绮席。

天涯伤春不见,剪梅枝、怨寄遥驿。凭阑对此叹息。

更泪尽、离亭残笛。看归雁、更带冥冥雨,西山自碧。

(0)

夜半乐.秋尽夜闻雨有怀

暝寒中酒情味,江天漠漠,秋尽仍连雨。

绕旧绿阑干,觅愁无处。

砌蛩乍咽,城乌旋起,满廊黄叶飘零。散风还聚。

背暗烛、敲帘作人语。

夜窗又到雁阵,独掩低帏,更添沈炷。

霜堞隐,羌笳凄凄危曙。

泪凝丛菊,魂萦蔓草,几回梦里登临,乱山歧路。

渺京国、苍茫见烟雾。

此际追感,少日狂游,旧家歌舞。

念俊约,经时动离阻。恁萧条,空叹雪满梁园赋。

惊岁事、一卧沧江暮。画楼天远孤云去。

(0)

题雪竹

筼筜谷中三日雪,深林无人鸟飞绝。

翩翩翠袖出岩阿,路转风回闻佩玦。

(0)

雨来

雨来风叶乱萧萧,云散青天转寂寥。

知有秋霖千万斛,若为忍死待枯苗。

(0)

武山十四境·其六虎鼻峰

平巘矗崇墉,中天紫翠重。

曾因望江水,上到最高峰。

(0)

包公井

止饮端州水,犹为凿地谋。

在官真不负,于世果何尤。

光抱一泓月,清涵万古秋。

尘怀思一涤,欲去复迟留。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