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台湾竹枝词·其十五》
《台湾竹枝词·其十五》全文
清 / 谢金銮   形式: 词  词牌: 竹枝

腥红苦李出林迟,钗朵盘兼小荔支。

番蒜摘残龙眼熟,满街斜日卖黄藜。

(0)
鉴赏

这首《台湾竹枝词(其十五)》描绘了台湾街头的市井生活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

“腥红苦李出林迟”,开篇以“腥红苦李”点明季节与物候特征,暗示着果实的成熟与收获。这里的“腥红”并非直接描述果实的颜色,而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感官体验来表现,可能是指果实表面的某种质感或颜色给人的直观感受,而“苦李”则点明了果实的口感特点,暗示了台湾丰富的水果资源和多样的气候条件。

“钗朵盘兼小荔支”,接着描述了市场上售卖的水果种类之丰富,不仅有“钗朵盘”这样的特指,可能指的是某种形状独特、大小适中的水果,这里巧妙地将水果与女性饰品联系起来,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小荔支”则是对荔枝的一种亲切称呼,进一步丰富了水果种类的多样性。

“番蒜摘残龙眼熟”,“番蒜”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台湾本地的特色蔬菜或调料,与“龙眼”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台湾农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暗示了当地居民对于食材的选择和利用之广。

“满街斜日卖黄藜”,最后一句描绘了黄昏时分,街道上摊贩们忙碌的身影,以及他们售卖的“黄藜”。黄藜是一种常见的野菜,在台湾各地都有种植,其营养价值高且口感独特,是当地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台湾街头的热闹景象,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对自然的亲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台湾地区丰富的水果资源、多样的农作物以及充满活力的市井生活,是一幅鲜活的台湾风情画卷。

作者介绍

谢金銮
朝代:清

(1757—1820)福建侯官人,字巨廷,一字退谷。乾隆二十四年举人。历邵武、嘉义、安溪等县教谕。少时喜读宋儒书。于清儒好胡渭、顾栋高、任启运、方苞四家著作,谓其切于伦常日用。在台湾曾应聘修志。巡道某议辟台湾山后蛤仔滩,金銮考其始末,作纪略。另有《泉漳治法》、《退谷文集》。
猜你喜欢

秋闺曲

玉杵捣清霜,银筝冷洞房。

谁言关路远,频使梦渔阳。

(0)

惭愧岩三柏歌

惭愧岩下三株柏,云是咸通岁里植。

翠叶参天绿缛繁,历尽三冬不改色。

南株身大近百围,长直堪为杗与栻。

中株虽小不及寻,二干亭亭似双戟。

北株本大亚南株,五尺分为六干殊。

三物皆含栋梁具,工师未遇空踟蹰。

呜呼杜栎满道区,匠人妄采为薄栌。

脆理腋沉又速朽,何用丹垩涂其肤。

易大最是水中榆,弱质岂堪金露濡。

吾闻豫章之生最难大,七载针萌未骀荡。

千年培植饱风霜,峥嵘直出青云上。

奈何此柏独抱奇,神物护之应有意。

鹳鹄时栖止,狝猿攀其枝。

昏鸦剥啄皮肤皴,蝼蚁出入空柯萎。

古来材大用皆晚,群儿见愠安足嗤。

(0)

梦竹篇三章赠吴孝父

丛丛绿竹,傍渭临淇。中通外直,露箨风枝。

其人虽往,其竹不移。瞻望考兮,悠悠梦思。

丛丛绿竹,植于中林。中林何有,有书有琴。

硕人所处,十亩其阴。思而不见,梦也是寻。

我思绿竹,于焉游傲。清风未泯,明月来照。

厥林维贤,厥笋维孝。匪竹则梦,中心是悼。

(0)

赠山人陈选愚二首·其一

茫茫宇宙无穷秘,一卷青囊一掬心。

二气干旋归卦例,五行原委合星临。

欲将生尅评龙脉,须认盈虚避火针。

共诧高才领此旨,牛眠吉域好幽寻。

(0)

送湛邦炜之任钦州守戎

男儿侯骨自天成,年少登坛独擅名。

象岭风生疑说剑,龙门烟靖好谈兵。

传家岂独誇文简,报国还来有武卿。

闻道交夷心胆破,湛恩期尔被边庭。

(0)

送文君直之任左司

祖帐飞飞拥旆彤,章逢才子驾文龙。

青萍剑淬三丫港,赤羽旗高九折峰。

鳄暴昔年今已去,虎韬此日客相逢。

月明若过前尊路,尚有渔樵可问踪。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