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既强名,会亦妄立。一火无知,打棚杂剧。
百样乔妆诳世人,千般怪语瞒天日。
若是本色行家,不打这般鼓笛。
画影图形转弗堪,丛林千古成狼籍。
不狼籍,留与仁禅遮破壁。
禅既强名,会亦妄立。一火无知,打棚杂剧。
百样乔妆诳世人,千般怪语瞒天日。
若是本色行家,不打这般鼓笛。
画影图形转弗堪,丛林千古成狼籍。
不狼籍,留与仁禅遮破壁。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绍昙对禅宗聚会现象的讽刺和批评。诗中以"禅既强名,会亦妄立"开篇,指出禅宗的名称和聚会并非其本质,而是人为构建的概念。接下来的"一火无知,打棚杂剧"形象地描绘了禅宗聚会中的喧闹与虚伪,像是戏剧表演,欺骗着世人。
诗人认为真正的修行者应当保持本色,不应追求表面的形式和虚张声势,"若是本色行家,不打这般鼓笛",暗示真正的禅修应该是内在的领悟,而非外在的表演。"画影图形转弗堪,丛林千古成狼籍"进一步批评禅宗聚会流于形式,导致佛法衰落,丛林(指佛教丛林制度)混乱不堪。
最后两句"不狼籍,留与仁禅遮破壁",表达了诗人希望回归佛法真谛的愿望,即去除虚假表象,让真正的佛法得以显现,"遮破壁"象征着揭示真理,打破迷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辛辣的笔触揭示了禅宗聚会的虚伪,呼吁人们追求佛法的实质而非表面形式。
桐始华桐花,开向荆溪之水涯。
溪声长绕孝侯庙,桐阴尽覆吴生家。
吴生家藏烧墨法,传自李潘久益嘉。
瓦沟爇膏火,蕴灺穗结葩。
日扫桐花之烟三万石,鬼物守护无疵瑕。
千杵万杵白兔臼,麋鹿捣胶无夜昼。
制成龙香古圭璧,玉刚金精石同寿。
奚老然松松化石,潘痴坐井井裂甃。
二子却扫桐花烟,生也与之谁后先?
墨成飞上通明殿,红云一朵捧宫砚。
试之漆黑劳磨研,吴生姓名等潘李,肯让诸蒲先著鞭?
伊昔钱唐温日观,醉兀竹舆殊傲岸。
却将书法画葡萄,张颠草圣何零乱。
枝枝叶叶点画间,醉瞠白眼看青天。
狂呼大盗杨总统,天不汝诛吾厚颜。
杨加箠死曾不畏,故老言之泪尚潸。
画成葡萄谁赏识,惟有鲜于恒啧啧。
醉叩斋室支离疏,拊摩悲歌泪填臆。
鲜于设浴师浣之,为师涤垢曾弗辞。
人言结袜张廷尉,千载风流宁异兹?
蔓如龙须实马乳,问师挥毫奚独取?
只因汉使远持来,野老诗成泪如雨。